流经罗塘街道的老通扬运河。赵梦静供图
近日,姜堰区委、区政府发布2022年第1号总河长令,明确在全区强化河湖长制,打造河湖长制“3.0升级版”,扎实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根据总河长令要求,姜堰区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区镇级幸福河湖建成率达50%,2030年实现幸福河湖全覆盖。今年该区将大力实施“幸福河湖建设133工程”,在全区打造幸福河湖133条,同时集中连片重点打造2个幸福河湖示范镇街、13个幸福河湖示范村居。
近5年来,姜堰区不断健全完善河长制治理体系,累计投入约15亿元,河长制从2017年建立之初“建章立制、协调联动、构建组织体系”的“1.0版”,历经“整违治乱、区域协同、严格空间管控”的“2.0版”,正向“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迈进。
“策应省委建设‘美丽江苏’的战略布局,以及泰州市委推进‘一轴三极三城’的发展架构,姜堰将把幸福河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之一,推动河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彰显精致之美、生态之美、水韵之美,展现康养名城的城市魅力。”姜堰区委书记、总河长方针说。
一直以来,姜堰高度重视党政总揽调度治河管河,目前已初步形成“区级河长统筹引领、镇级河长落实推进、村级河长常态监管、镇街部门联动协作”的良性工作机制。
近日,在西姜黄河现场,姜堰区副区长、副总河长陆锋正和水利等部门负责同志探讨从严管控滨水空间等问题。“当河长意味着责任,我有空就会到河边走一走、看一看,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能解决的当场就办。”陆锋说。
“治水仅靠政府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姜堰区水利局局长、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许健表示,为助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常态长效开展,姜堰推行“河长责任链”,公开聘请262位民间河长。作为监测河湖生态最为灵敏的“神经末梢”,民间河长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监督,形成“多河长制”叠加互补效应。
老少齐参与,共护幸福河。张甸镇首创的幸福河湖“积分银行”受到广泛点赞。71岁的老党员武圣年是“积分银行”会员,尽管上了年纪,但武圣年每天都会在家门口的河边上巡逻,做些捡拾垃圾、文明劝导工作。像武圣年这样的“积分银行”会员,张甸镇已有332人,积分最多的达825分。目前,“积分银行”已开展两次积分兑换商品活动,总价值约4000元。“有了‘积分银行’,大家参与河湖护理的热情更高了。”张甸镇水利站站长高彩霞说。
据介绍,2021年,姜堰高品质打造区镇村幸福河湖76条,其中创成市级“十佳”幸福河湖3条、“五星”幸福河湖5条,幸福河湖建设考核位列全市第一等次。
(来源: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