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水体透明度超1.2米!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A级,甚至部分园林水质达到了Ⅱ类和Ⅲ类水标准。”
7月21日,2022年园林系统水治理经验交流活动在苏州开展,专家学者齐聚拙政园,围绕园林水体管护技术和经验进行分享。
生态调控、动态监测、多种净化手段并举,对症下药。苏州园林之水“不浊反清”,景区水质再攀新高,治理水平全国领先。清澈见底的背后,园林治水探索之路,如何走出苏州特色?下一步,苏州如何擦亮江南水乡的名片,擘画一步一景的水画江南?
常言道,苏州园林最美之处是水,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因此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一说。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水体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负营养化,如何让园林血脉活起来成为园林人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恢复园林水体的灵动秀美,近年来,苏州园林在水质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园林池塘水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治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苏州园林景区水体透明度基本都达到1.2米以上,1.2米清澈见底的背后,苏州园林有何保养秘密?
作为苏州园林理水的“模范生”,拙政园的水下世界,水草摇曳,鱼群游弋,俨然一幅水下园林。
园内,来自南通的游客朱女士正在带女儿参观。出于对专业的敏感,曾在苏州科技大学就读环境保护专业的她,也注意到了拙政园水质的明显变化。
“今天一入园内,就明显感觉到水色不像从前那般浑浊,非常清澈。”她还提到,水质好不好,看水面的涟漪就可以观察出一二。“如今,拙政园的水质好了,水面的波纹也更荡漾了 ,作为游客,心里看得也更舒畅了。”
据了解,拙政园全园布局以水为中心,具有典型的“平远山水”风貌。整体水域总面积约为9190平方米,总水量约为6150立方米,目前,水体透明度基本可达1.5-1.6米。
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副主任程洪福和记者揭秘,拙政园水质的改善,依靠的是一台日夜运转的“天然净水器”。
“拙政园采用的是生态调控技术,即是依靠水体生态系统控制藻类和浮游生物数量,以此达到水体自净的效果。目前,拙政园形成了以菹草、苦草、水盾草、黑藻、金鱼藻等为主的沉水植物群,全季度守护园林水下生态。”
不同于大江大湖,苏州园林的水域面积相对较小,理水不能下“猛药”,三分靠治理,七分靠养护。
而生态调控,就好比开药方,植物的种类选择、种植比例、生长速度,皆有考究。
拙政园的水下,记者见到不少长相类似韭菜的水草,学名为苦草。“原先我们的池塘水体缺少能够越冬的沉水植物,这导致冬春季节沉水植物季相配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增加配置适当比例的苦草后,沉水植物的季相搭配与生物多样性得以显著改善。”
水面的清澈如镜离不开一群默默无闻的清道夫。园林里,记者见到不少工作人员顶着烈日,正在开展水面清理和打捞工作。
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园林和公园管理处处长陈骅告诉记者,人工清理以外,苏州园林局遗产保护监管中心于2013年起委托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对9座世界文化遗产园林和虎丘景区的水体开展每月1次的监测,主要检测分析水质情况和水体透明度。
“此外,考虑到各个园林水体污染的程度,污染源不同,我们还采用了多种净化手段,达到综合治理的一个效果。”陈骅说。
参与多年园林理水的调查和研究,在程洪福看来,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池塘水如果浑浊不清、水生植物配置管理不到位,会影响建筑在水面倒影景观的呈现,更会影响古典园林景观美学的表达与呈现。”
因此,园林理水不仅停留在水环境保护的层面,水草的种植更讲究东方美学的造景艺术,要考虑到园林水体周围的建筑以及水域面积,达到山水相望,天地合一。
如今的拙政园内,步移景异,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可见,为做好“治水”大文章,擦亮江南水乡的名片,近年来,园林在水质保护方面,打出了一套具有苏州特色的“组合拳”。
据悉,下一步,市园林主管部门将通过动态监测,做到全面掌握园林水质最新情况,为水体治理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为总结水体治理经验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将开展虎丘环山河专项治理项目,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增置微纳米曝气复氧机、配备水泵房净化控制系统等手段彻底改善环山河水质,并实现景观水智能化控制等。
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园林和公园管理处处长陈骅还表示,园林特色各有不同,但在未来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在园林里呈现出一个灵动秀美的水体景观效果,打造一步一景的水画江南。”
(来源: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