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烈鸟!有11只!”12月6日,生态摄影家孙家录发现了今年第一批前来条子泥湿地栖息的火烈鸟,兴奋地按下快门。
孙家录表示,自己已连续多年来条子泥湿地拍摄火烈鸟,今年火烈鸟到访比去年提早半月,种群数量也有了新突破。“最初几年只有一两只,前两年有所增加,分别是7只和10只。”
火烈鸟。孙家录 摄
火烈鸟,也称红鹳,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野生种群数量稀少。2009年12月,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将火烈鸟列入世界珍稀鸟类,我国也将火烈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5年,观鸟志愿者首次在条子泥湿地发现火烈鸟的踪迹。此后,条子泥湿地连续多年有火烈鸟前来栖息、越冬。火烈鸟连续8年到访条子泥湿地,今年数量创历史新高。
百鸟翔集,有凤来仪。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博士、副教授贾亦飞表示,鸟类栖息地首先要有足够的食物,还要有安静、安全、隐蔽的筑巢环境。火烈鸟选择在条子泥越冬,是对条子泥优良生态最好的证明和肯定。更多的火烈鸟种群光临条子泥,也增加了条子泥湿地“中国样本”“世界地标”的含金量。
条子泥,向海而生,因鸟闻名。这里是珍稀濒危候鸟保护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栖息地,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在这片“湿地息壤、候鸟天堂”胜地,每年有数百万只迁徙候鸟在此停歇、换羽和繁殖。记录的数据表明,在条子泥湿地栖息的珍稀物种越来越多。勺嘴鹬是这块湿地上最受瞩目的明星鸟类,全球总数约600只,也是世界上极稀少的鸟类之一。
此外,这块遗产地还为小青脚鹬、大杓鹬、卷羽鹈鹕、黑嘴鸥、大滨鹬、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等百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栖息环境。
(来源:盐阜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