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三朝阁老 九省疆臣”美誉的阮元,与扬州邗江公道镇有着深厚的渊源。对于公道镇的明清史,史书上多有记载,公道在民国史上的身影,却少有提及。
作为一名公道人,阮元八世孙阮衍喜耗时四年多,遍访古镇老人,留下珍贵的口述史,编著的《公道桥民国记忆》即将出版,再现阮元北湖故里民国风情。
民国年间的公道
成北湖与西山第一大镇
“史书对于公道镇明清史的记载尚算详细,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公道人走过每段历史的身影,听到他们过桥的久远脚步声。”阮衍喜介绍,唯独民国之后的公道历史,少见载于史册,更多地流传在人们口中,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民国史是公道镇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阮衍喜介绍,民国对于公道来说,虽然时间短暂,战乱不断,但却是公道由边缘地带变成区域中心的重要历史时期,凭借着水陆两路的优势,农商并重的民风,一跃成为北湖与西山的第一大镇。
民国公道有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听说了民主与共和,公道人选举出了王绍鹤、阮恩霖等省、县议员,阮恩棠北六集市总董等;第一次面对外来侵略,不再自诩为避乱隐逸胜地,而是在江北淮南率先举起了抗日义勇军大旗;第一次每旬三八逢集,狭小的镇上能够熙熙攘攘涌来一两万来自四乡八里的人,成为能够辐射并带动扬州北乡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龙头集市。
遍访古镇老人
口述实录公道民国风情
为了找寻渐渐远去的民国记忆,阮衍喜开始了寻访古镇老人,留下他们的口述史的计划。
“古镇上有不少年事已高的老年人,他们从那个年代过来,有岁月的积淀,他们的亲历见闻对于记录这段历史有很大的参考作用。”阮衍喜说,这些老人中,年龄最长的出生于1931年,均为世代在公道镇居住的小镇居民,有在太平街开烧饼店,有在北小街开老茶炉,有在东小街开铁匠铺,有在西小街开药栈……
这些健在的老人,大多出生于民国晚期,不但有自己对于民国生活的记忆,也带着他们祖辈对古镇的记忆,他们的记忆就像经过地层挤压而成的矿藏,留下来的都是最闪亮的珍宝,都是关乎命运、关乎生存、关乎情感……
“出生于1938年的陈家君,编有《阮元诗集》《九龙诗钞》,撰有《诗怡堂记事》,他肚里装了太多关于民国公道街道、人物的故事。”阮衍喜说,如西小街王家冶坊王文喜的三子王国平,虽然出生得迟,但是一直热心收集古镇的传闻,是个名符其实的“公道通”;还有南小街邵恩良的长孙邵适之,他人在青岛,心念故里,对扬剧与家世有着特殊的情结;北小街大和祥布庄老板顾福祥的三子顾如鑫,对公道镇民国的回忆有着新的认识与热情……
整合口述和记载
还原民国公道历史风貌
通过老人们的口述,再整合史书记载,阮衍喜勾画出民国公道镇的历史风貌。
阮衍喜介绍,到了民国后期,随着战乱的祸及、民生的凋敝,古镇很少有什么新建筑,而原先的老屋很多也年久失修,破败荒废。即便如此,到民国末期,古镇四条街的风貌还是得到了基本保存,很多大院、庙宇虽然拆了一两进,院墙门窗不全存,但还依然可辨当年的盛况。
“民国时期的公道,虽然地处偏僻,镇小人少,但却是民国历史颇为独特的一个观察窗口。”阮衍喜认为,从这个淮南江北间的湖上小镇,可以看到辛亥革命之后,书生士人如何日益窘迫、作用式微,鸦片的毒害如何摧残旧家子弟甚至贩夫走卒;也能看到农商摊贩、引车卖浆之流,如何勤劳而又灵巧劳作,甚至让镇上还能有昙花一现般的短暂繁荣;更能看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处于拉锯地带的普通人其艰难的生存状态,看到英雄辈出与小丑横行的时代如何大浪淘沙。
根据老人们的回忆,阮衍喜记录下了民国公道镇最大的一次灾难,发生在1943年,汪伪部队第24师王剑斋的部队进驻镇,前后百天,无恶不作。在相关篇章中,叙述了王老虎的恶行,给公道人心中留下的伤痛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