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还有一周的时间,江苏不少学生将迎来本学期的期中考试。
从单元考到期中期末考,再到各种升学考,甚至高考……人生考试千千万,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遇到“考试失利”的情况。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赵兆告诉记者,在临床咨询中发现,很多孩子的情绪问题都与“考试失利”有着紧密关联。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样的失败,不但会造成恐惧考试,更会打击学习能动性,滋生厌学情绪。
赵兆,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培训师、督导师,运营公益视频号“赵博士叙事心理”。
课堂不是赛场,考场也并非人生,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考试失败是家长需要慎重对待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正确面对考试失败
要帮助撰写孩子的“双重故事”
“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故事生活的,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故事,你就会带着这个故事去生活,这个故事就是一个视角和滤镜,让你解读人生和世界。”因此叙事心理学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生命故事。
赵兆表示,考试失败之所以带给孩子很多负面影响,原因是他们在内心将考试失败与个人失败划上了等号,他们心里就会有一个个人失败的故事。“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他会悲观地认为自己是个糟糕的人,就是学不好,对未来非常绝望。”
如若遇到考试失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坦然度过呢?赵兆说,要协助孩子撰写一个“双重故事”。
撰写孩子的“问题故事”
将失败变成可改进的问题
考试失败只是暴露了一些考试上的弱点与问题,家长首先要尝试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何在,比如是否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够,或者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
“孩子之前个人失败的故事是脱离现实、过度夸大的。当我们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地去分析考试没考好的原因时,就把孩子带回了现实世界。考试失败也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改进的问题故事。那么‘改进它’和‘我觉得我个人很糟糕’就是两个概念了。”
当我们帮助孩子撰写了一个改进问题的故事,问题与个人失败完全不同,这里的“问题”变成了“资源”,考试失利其实是帮助我们认识到需要学习成长的点在哪里。
撰写孩子的“个人故事”
找到他们的闪光之处
家长同时也要认识到,有时候结果不太好,却不代表孩子没有努力。因此还需要和孩子探讨,你为了这场考试做了哪些努力?“比方说他为了这场考试学习非常认真,经常晚上在家里学到10点、11点,或者他会主动地向同学、向老师请教等等。”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做出努力的时候,也是自我认识改变的开始。因为一个“努力的个体”和一个“失败的自己”截然不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闪光的地方,学习中的可取之处,方法的恰当之处等等,“尽管没有带来一个好的结果,但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坚持。”
赵兆鼓励家长经常与孩子做一些“智慧的谈心”。“不光把自己的经验给孩子,还要学会变成孩子的一个成长的导师,启发孩子找到自己的内在智慧,一方面转变他对某些问题极端的看法,另一方面又帮助他重新认识自己。”当孩子拥有了双重故事,那么他们看待自己也会更加客观,更加平衡,对成长也更有利。
(记者/朱彤 陈雅平(实习)摄像/沈子涵 视频/李时 设计/邵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