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快评|《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回荡在江海交汇处的时代赞歌

2023年05月31日 11:40:18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30日晚,由南通艺术剧院倾力打造的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在宜兴保利大剧院成功上演。该剧以长江大保护和生态修复为切入口,动情演绎长江沿线的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昂扬风貌 ,折射了江海儿女质朴的价值观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南通地处江海交会处,是万里长江汇入大海的“最后一站”。卧鱼岛,是长江临近出海口处冲积出来的一个小岛。这里曾经是荒芜人烟的偏僻孤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岛上发生沧桑巨变。本剧正是以“我们的卧鱼岛”建构故事。从贫困到富裕,从捕鱼人到护鱼人,从贩卖鳗苗到禁捕刀鱼,从破坏长江生态再到共同推进长江生态修复、建设美好家园,江、白两家两代人在卧鱼岛上耕耘、守护、寄望、开拓,他们坎坷的奋斗历程,他们艰辛走过的每一步,都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十年沧海桑田,卧鱼岛上的人们有期盼,有欢乐,有困惑,也有悲怆。他们与长江之间是无法割舍的爱恨情仇。一次次痛心的教训告诉他们,只有守护好长江生态,守护好绿色家园,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存,才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长江水才能连绵不绝,生生不息。

  在人物塑造上,《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剧中,来自南通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们细心揣摩角色,与人物心灵相通,将时代浪潮洗涤下的卧鱼岛人一一生动地“立”在舞台上。真性情有担当的江海,美丽灵动、化身为刀鱼的白月,致力于长江保护、不惜与亲人决裂的江流……每一个角色都那么鲜活,那么令人感动,他们是长江沿线渔民的缩影,他们伴江而生,依江而兴,眷念着母亲河长江,早与长江融为一体。在舞台呈现上,该剧创造性地用似绸似纱的道具来表现江水,营造波澜起伏的水世界,并贯穿全剧。江海与白月从相识到相知到相恋的爱情,双胞胎儿子江河、江流的成长,都发生在这如梦似幻的背景前。随着剧情的推进,这幕道具时而似江水,时而如幕布,时而又如渔网,再配以长江渔歌等音乐的烘托,营造出简约灵动的气氛,传达了东方诗意色彩,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卧鱼岛上,来到了长江口的卧鱼岛。

  南通是我国著名的话剧之乡,其话剧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张謇先生创办的伶工学社,几乎与中国话剧史同步。近年来,南通先后创排了《张謇》《锦江传奇·董竹君》《解冻》《索玛花盛开的地方》《英雄归来》《张謇传》等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话剧作品。此次《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的成功打造,更是为“话剧之乡”南通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戏剧名片。

  可以说,“卧鱼岛”正是“江海第一城”南通的缩影,《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以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的命运变迁,来反映四十多年来发生在南通的沧桑演变,奏响了一曲江海儿女踔厉奋发的时代赞歌,将在江海交汇之处久久回响。

  》》》观众微评

  王建平 宜兴市文化馆(剧目工作室)    

  “沧桑,从不靠什么救世主;巨变,是双手造的福……”伴随着摇滚风的音乐响起,全场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感谢南通艺术剧院给我们宜兴的观众带来了一部好戏《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

  一是感谢“话剧之乡”话剧人的长期坚持。南通艺术剧院不是一个很大的话剧艺术团体,但是,他们却有着“话剧之乡”话剧人的文化自觉,在话剧的舞台上长期坚持,才有《锦江传奇•董竹君》《索玛花盛开的地方》等话剧不断在话剧舞台上的闪光。《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则是一次华丽的聚光,这是一种默默地致敬。以经典向“话剧之乡”致敬。从这个话剧中我看到了南通艺术剧院不懈地耕耘着、守护着、寄望着、开拓着……而正是这些让他们完成了自身的美丽蝶变。

  二是感谢他们在题材上的挖掘创新。《沧桑巨变》虽然是一部展现新时代、新征程重大现实题材作品,以“长江生态修复保护,守护长江渔业资源”为切入口,但它没有“主题先行”,排成一部现在司空见惯的口号剧,而是在题材上挖掘创新,通过江、白两家两代人的命运变化、悲欢离合,展现人与长江的关系变化,以普通人物的命运来折射宏大的时代变迁,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三是感谢上海优秀团队的加入引领。该剧由上海越剧院艺术创作室副主任莫霞担任编剧,九获“文华大奖”(“文华奖”)的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博导卢昂担任总导演,国内知名青年人才担任舞美、灯光、作曲等,这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团队。他们在剧中的艺术创新呈现,不但给《沧桑巨变》带来了舞台上灵魂,更是给剧团带来了戏剧理念上的升华,这是一种很好的引领。整个舞台通过硕大而起伏的“网”来表现长江之水、表达东方诗意与象征隐喻,用大幅的纱和绸布,营造出波澜起伏的水世界,配以悠扬的渔歌等音乐的烘托,让这部话剧在简约灵动的舞台上精彩呈现。

  总之,这部话剧既有鲜明独到的南通地域文化印记,又呈现出与时代同行的新风貌、新形态,进一步提升了南通“话剧之乡”品牌影响力。 

李永林 驻宜武警某部  

  滚滚长江东逝,茫茫东海冲击,江海交汇形成了并不起眼的卧鱼岛。从昔日的荒芜孤岛,到如今的富庶之岛,卧鱼岛岛民40年的奋斗历程,凝汇成2小时文艺话剧,给人以心灵洗礼和精神滋养。勤劳淳朴的岛民为了追求美好生活,扎根孤岛默默耕耘、忠诚守护、奋力开拓,将中华儿女踔厉奋发、精诚团结的精神血脉浸润在卧鱼岛寸土寸草间。如今,长江奔涌不息,浪花拍打着卧鱼岛礁石,拓荒精神在新时代神州大地萦绕回响。每一名党员心中都有一座"卧鱼岛",奋斗是底色,实干是信仰。奋进新征程中,我们要守好心中的"卧鱼岛",于时代潮头勇毅前行、随时代脉搏迎风踏浪,不断书写新时代壮美华章。

  苏伟阳  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三幕剧、两代人、一座岛,《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卧鱼岛的沧桑巨变。通过一幕幕灯光变换、一缕缕轻纱浮沉、一个个形象塑造,编织了卧鱼岛四十年来的江、白两家人由贫至富、变捕鱼人为护鱼人、从破坏长江生态再到共同推进长江生态修复的命运变化,演绎了长江沿线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群众缩影,反映了新时代以来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征程。作为同在长江流域,生在、长在三氿之畔、太湖之滨的水乡孩子,对于《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有着更深的体味,剧终大家在绿水青山的长江边想念着江海、白月,望着刀鱼群在江中自由嬉戏的场景,正对应当下长江万里白练、江豚频现的盛况;在广大群众的不断努力下,不仅仅是卧鱼岛,整个长江流域都在发生着“沧桑巨变”,映照出大家对生活、对母亲河、对祖国上下越来越好的殷切期盼,和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坚定决心。

  刘惠文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今天,我在宜兴保利大剧院观看了《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这个话剧,他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卧鱼岛在江,白两家的建设下,从穷苦到富裕,再到推进生态建设的过程,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用小切口透视大主题,其中出现了长江生态问题以及人们在致富过程中欲望的膨胀和后来人性的回归。在观看过程中,我仿佛被他们带到了现场,看到了他们为了更好的卧鱼岛做出的努力。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江海这个角色,他是一个正直,质朴,坦率的普通渔民,但也为生态修复和长江渔业资源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行动。而饰演江海的演员,也将40年前愣头愣脑小少年到佝偻着脊背却勇敢冲向长江冲向一轮明月的表演把握到了精髓。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