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接诊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也渐渐变多了起来,儿童腺样体肥大一直是困扰着家长们的“心病”,最近“腺样体面容”也在网络社交平台引起热议,什么是“腺样体面容”?什么样的腺样体异常才需要进行治疗?一起听听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腺样体?
据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徐秀娟介绍,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它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两侧接近咽鼓管咽口,表面凹凸不平,形似橘片,与双侧咽鼓管扁桃体、双侧扁桃体(腭扁桃体)、双侧咽侧索、咽后壁淋巴组织及双侧舌扁桃体组成咽淋巴内环。一般情况下,腺样体是人体出生时就自带的免疫器官,在儿童6至8岁时发育至最大,10岁后开始萎缩,成年人仅有少量腺样体残体。腺样体可制造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核抗体,对从血液、淋巴及其他途径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具有积极防御作用。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徐秀娟表示腺样体肥大是指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相应症状,常见于儿童,多合并临近器官的感染。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腺样体也在逐渐发育,3至6岁时,腺样体发育至高峰,10岁后腺样体开始萎缩,此阶段被称为腺样体生理性肥大。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是普遍存在的,家长对此无需过度紧张,良性发育的腺样体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免疫屏障作用,更好地保护小朋友的健康。但是,如果腺样体过度肥大,同时伴随一系列症状,则被称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这种腺样体是需要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处理的。
正常腺样体(左),腺样体肥大(右)(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腺样体肥大会引起哪些相应症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腺样体肥大儿童最常见的病症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是这种病症的两大主要症状,此外,睡眠期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腺样体肥大常见症状。
据徐秀娟介绍,腺样体肥大还可能导致孩子反复呼吸道急性感染或顽固性鼻窦炎、鼻窦炎频繁发作。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鼻腔鼻窦引流欠佳,同时被感染的腺样体也是鼻咽部致病微生物的“储存池”,因此腺样体肥大可导致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发烧。患儿还常常出现鼻塞、鼻流涕、睡眠张口呼吸、夜间躺下咳嗽、咽部异物感等鼻后滴漏症状。
徐秀娟表示,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引起夜里睡眠张口呼吸,进而引起儿童颌面发育异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腺样体面容”,这是由于长期张口呼吸,气流经口会对颌骨造成一定压力,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腺样体肥大可能堵塞临近的咽鼓管咽口,引起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常常表现为看电视、听音乐,声音开得比较大,呼叫应答欠佳。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孩子,会和家长说有耳鸣,耳内有水声、气泡声,听声音不太清楚等症状。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具有一定危害性,炎症可导致患儿中耳腔黏连,对患儿听力造成损害,影响患儿的生活及学习,尤其对发育期的儿童来说,会严重影响患儿当下及未来的生活质量。
此外,腺样体肥大还有可能造成患儿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患儿全身发育和营养状态差,并伴有睡眠多梦、易惊醒、磨牙、尿床、反应迟钝、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症状。
并非所有腺样体肥大都需要进行治疗
徐秀娟表示,并非所有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都需要进行治疗,家长们不需要太过于紧张。
首先,家长们需要认识到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发育的必经阶段,现有的检查手段认为,腺样体堵塞后鼻孔70%以下且不伴有其他症状是无需进行治疗的。腺样体形态学上出现肥大且同时伴有其他症状时,才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进行治疗。
其次,不少孩子都有过敏性鼻炎,同时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稳定,多伴有鼻炎、鼻窦炎的情况,这类小朋友也常常有夜间睡眠张口呼吸的情况,而此类孩子建议进行保守治疗,也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关于颅面外形的发育问题,遗传起了很大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持续地口呼吸可能引起颌面发育异常,但此论点仍需进行更多临床研究,因此建议家长理性看待这一问题,避免“风声鹤唳”,如果实在担忧孩子的面部发育,可以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口腔科及颌面外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综上所述,如果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同时出现呼吸道反复,鼻窦炎频繁发作,甚至伴发鼻息肉,夜间出现张口呼吸或打呼伴憋气的症状,建议家长应引起重视,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通讯员/麻云 编辑/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