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上,2023年紫金文化艺术节开幕演出扬剧《郑板桥》在盐城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导演韩剑英和编剧罗周的黄金组合,搭上“扬剧王子”李政成,为戏迷朋友们呈上一台好戏!
扬剧《郑板桥》以地方戏曲的形式,再现了郑板桥的传奇故事,带领观众领略不一样的大师风骨。对于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来说,等待这部《郑板桥》已有很多年了。史可法、谢安……一位位在扬州历史上留痕的人物,都曾被搬上扬剧舞台。而这一次,他们选择了郑板桥,扬州市扬剧研究所所长、郑板桥饰演者李政成:“扬剧是我们江苏的主要地方戏种之一,它形成于扬州,发祥在上海。扬剧是以花鼓戏、香火戏和扬州清曲三元合流而成,扬剧是具有南方的秀丽,但是同时也有北方的雄壮,这是我们剧中的一个特点和特色。”
戏剧着重塑造了清代前中期繁华的扬州城,通过舞美和灯光等手段,再加上剪纸镂空的形式,结合郑板桥的诗、画、字等元素,打造出了一个诗意的、本土化的舞台呈现空间。所谓“大写意、小写实”,对于一部戏剧来说,除了编剧、导演、演员,其他的任何细节都很重要。李政成介绍,全剧用一些虚构的人物的关系,结合郑板桥以怪出名的民间故事,生动阐释了这个八怪之首究竟怪在何处,层层推进,把人物活灵活现地表现在舞台上,观众觉得既可亲又可爱。
今年艺术节将更加重视传统戏曲、传统剧目、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展示,入选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会演”的23部作品中,戏曲类剧目共15部,占剧目总数的65.2%,涵盖了扬剧、锡剧、淮海戏、柳琴戏、吕剧、泗州戏等地方戏曲。
扬剧是扬州的地方特色剧种,而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该剧以扬剧的形式讲述郑板桥的故事,别有风味,剧中还增添融入了许多扬州本地元素,李政成:“这个剧里面完全体现了扬州的风土人情,包括扬州的雕版印刷、扬州的瘦西湖、虹桥、雕刻,扬州的美食都在这个戏里面有了充分的表现和宣传,又不失它戏曲的本体。”
据了解,今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活动拟设置开闭幕演出、舞台艺术演出、艺术作品展览、“艺动青春”江苏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示、大学生戏剧展演、紫金小剧场剧目展演、艺术电影展映、群众文化活动等板块,涵盖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民间工艺、群文活动等多类别近百场活动。
(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高涵 摄像/杨帆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