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树人堂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

2023年09月20日 09:35:36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16日,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的指导下,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暨现当代建筑遗产与城市更新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江苏省扬州中学树人堂被推介为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落成于1932年10月

  已成省文物保护单位

  树人堂,是扬州中学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30年12月,落成于1932年10月,坐落在扬州中学校内西南部,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树人堂坐西朝东,成“土”字形结构,楼高五层,一楼为报告厅,二楼以上现作为校史陈列馆。1927年,省立第八中学和省立第五师范合并为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扬州中学是扬州国民党左派和中国共产党扬州地下组织的活动场所之一。1927年,中共扬州中学支部建立,这是扬州最早的党支部之一。抗战期间,扬中辗转外地设校,抗战胜利后复校。扬州中学素以办学立意高峻、校风优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著称于世。在近百年的育人史上,扬州中学英才辈出。

  树人堂见证了扬州中学的发展史。楼上的校史陈列馆中收藏有内容丰富的珍贵文物和校史资料,其中在第一、第二展室中,大量图片和历史资料全面、翔实、生动地展示了扬州中学的发展史,对继承光荣传统、培育一代新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解读建造历史

  空中俯瞰呈“飞机形”

  深入研究扬州中学校史多年的专家李友仁介绍,1927年,设于扬州城内的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与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合并为江苏省立扬州中学。留美硕士,曾任国立广东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年仅28岁的周厚枢出任校长。

  扬州文史专家顾一平在文章中披露,当时省立扬州中学还没有大会堂,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建大会堂、建科学馆,是以“首重精神建设,亦重物质建设”为办学理念的周厚枢校长从扬州中学建校起就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周厚枢在树人堂落成时撰写的《树人堂记》中阐述了建造树人堂的缘由。他写道,学校高中部、初中部学生近千人,“进两院之众而庭教之,不可无大会堂,倡形数质力之学而即以救国,不可无科学馆。二者吾校讲业之所急也”。

  1930年5月9日,省委员会第292次会议讨论决定“照准”建造;5月21日,第443期《江苏省政府公报》以《扬州女城砖核拨中学建校》为题予以公布。

  李友仁介绍,树人堂建造历时近两年。建成后,前部科学馆、后部大会堂的五层大楼耸立于校园,号称“苏北第一高楼”。大会堂部分,除了会堂外,还有化妆室、电影机间。科学馆内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理科阶梯教室、仪器储藏室、史地陈列室、史地教室以及教师研究室、学生研究室,还有工科制图室、气象台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以“树人”为宗旨,于是定楼名为“树人堂”。此后,学校又不惜重金,购买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安放在科学馆内,其中有不少是从美国、德国和日本进口。当时建成后的树人堂,从空中俯瞰,呈“飞机形”。机头、机身、机翼、机尾,一应俱全。

  1932年10月17日,为扬州中学建校五周年纪念日。学校精心安排,特地选择这一天,隆重举行树人堂揭幕典礼。

  (来源:扬州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