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推介!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2023年09月20日 17:39:43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淮河镇位于淮安市盱眙县城西郊,东临淮河,西接管仲,北连洪泽湖,南望安徽省明光市,因镇区地处淮河之滨,得名“淮河”。

  淮河镇区位图

  俗话说:“走千走万 不如淮河两岸”,年初,在省志办牵头下,淮安市盱眙县淮河镇入选全省60家第一批“江苏省情系列影像志”制作单位。

  今天,让我们跟着《江苏省情影像志》到淮安市盱眙县淮河镇走一走。

  中国“庞贝城”之上的淮河镇

  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畔,沉睡着唐宋以来曾经繁华多年的泗洲城。

  据清·康熙《泗州誌》记载: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兴于唐代开元盛世、毁于清初康熙年间。

  泗州誌

  由于黄河夺淮从地面上消失了,成为中国的“庞贝城”之谜。这也就是现在的盱眙县淮河镇。

  古泗州城遗址

  千里长淮水悠悠,墨迹诗篇万古留

  这里,是历朝、历代皇家王朝水路的交通要道;这里,也是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乘船经过的地方,他们曾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诗篇、名句。

  苏轼、范仲淹等留下诗篇、墨迹

  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一生中有13次来到泗州,写下《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一词。

  古诗篇

  明代诗人汪广洋的《淮角楼》、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登泗上城楼》、以及北宋书法家米芾《书淮岸舣舟馆秀野亭》中“青葱秀野挟银淮,谁把丹楹此地开”等诗句描绘了古人眼中昔日淮河的盛景。

  古城宝地藏龙气,淮滨青岸筑陵楼

  这块因黄河夺淮从地面上消失的泗洲城,解放后,因是气象焕新、古风悠扬、淮水常侵的乡镇,先后归属于泗洪县、洪泽县、盱眙县三个县。

  淮河镇位置图

  清·康熙《盱眙誌》记载:相传出生于盱眙太平乡的明代皇帝——朱元璋,刚打天下正愁到底在何处定都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定都在家乡盱眙,于是便坐在家乡的第一山上,看着淮河对岸小时候曾经放过牛的地方,念到“十个山九个头、淮水向东流”,看到淮河对岸平整高地是好地方,后经高人指点确是宝地。

  第一山景区剪影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泗州城北十三里处找到了祖坟,命其皇太子朱标带群臣和大批能工巧匠,在杨家墩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明祖陵格局图

  明祖陵景区

  保护发掘传古韵,集镇提升展新颜

  如今,在消失了的泗洲城周边,孕育了一个资源广阔、物产丰富的淮河镇。2018年与明祖陵镇合并设立了新的淮河镇。

  奔流不息的淮河,三座现代化的大桥如虹飞架,宽阔的洪泽湖大道和贯穿全镇标准化的镇村道路,为水乡淮河镇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淮河大桥二桥

  标准化镇村道路

  明祖陵虽然没有了当年“肇(zhao)基帝迹,钟祥孕秀”的历史地位,但地方政府在国家文物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下,进行了多年来的保护性修复,目前已经被国家主管部门验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正向5A级景区迈进。

  水美景秀田园乡,物阜民丰实力强

  淮河水网纵横

  依偎淮河、洪泽湖的拥抱

  凭借陡湖与纵横交错的苇滩荷荡

  这里盛产鱼虾、蟹鳖和莲藕

  千亩荷花荡

  淮河蔬菜也因特产鱼虾、蟹鳖及莲藕等水生动植物被称为“水产之乡”

  龙虾养殖

  美丽乡村方块式的田园中,收获的是虾稻米和绿色蔬菜,是生态农业的美丽风景线,也是“盱眙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

  盱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时光走远,印迹犹存。盱眙县淮河镇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泗州城、明祖陵遗址和隋唐大运河诸多遗存,是淮河镇的丰厚底蕴与底色。呵护淮河生态,将城根、蛤滩、腰滩的“三滩”居民迁建工程,与镇街建设和工业强镇融为一体,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结出了非常丰硕的果实,这颗淮河之滨的明珠乡镇会建设得更加光彩夺目。

  枕水人家小区

  居民迁入新小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