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著名的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然而正当眼下秋收工作进入尾声之际,今天江苏又传来一个农业大喜讯:综合农情系统调度和农技推广系统分析,今年江苏秋粮和全年粮食均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三增"好形势,全省粮食丰收成定局,预计连续十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在宿迁市泗洪县车门乡大刘村,当地水稻收割工作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从高空看去,眼前的100多亩稻田,方方正正,沟渠配套,大型农机来回驰骋,半天就能抢收完毕。可就在去年,同样的这块田还是由田埂密布的20多块小田组成,由众多小农户分散种植,农机难下地,日常灌溉排涝更是不易,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通过积极推广"小田变大田"改革,这些零散田块终于打通并成了一整块。
宿迁市泗洪县车门乡种粮大户代连峰告诉记者,“没并地之前,地块太小了,水也排不掉,也不好管理,承包金是300、400块钱一亩,种田大户不想转包。并过地以后,每亩地1000块钱一亩,种田大户还争着包,产量能提高200、300斤一亩。”泗洪县车门乡农村工作局副局长于晶洁表示,“打通田埂,填埋坑塘,进行复垦复种,让分散的小田变成集中的大田,这几年车门乡共增加有效种植面积一千亩左右。”
小田变大田,不仅增加了有效种植面积;农田集中连片了,灌排沟渠等配套得以有效提升,高效农机装备,高产稳产的农业技术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我省首批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江苏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当地800亩示范田已经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相较于普通的农机推广应用,加载北斗装置、布设土壤、气候等传感器的种植方式节本增产效果明显。
说起智能农机装备的好,常州市耘北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印建军深有体会,“耕种这两块实行北斗的导航定位技术,对后期植物的生长通风性有利,能做到精确施肥和精确打药,亩均减少肥料和农药大概在20%到30%,人工成本大概能减少50%左右。全年下来,大概能增产10%左右。”
江苏省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智慧农业负责人刘顺告诉记者,“这些传感器的整个数据汇总平台不仅仅是服务于整个新北现代农业园区,其实对于同纬度同类型的水稻或者小麦的种植大户都有一个精准的指导作用,也能够帮助他们提升粮食的产量,实现我们整个粮食安全生产。”
藏粮于地,也藏粮于技。众所周知,江苏省人多地少,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72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为了在有限的土地里挖掘增产潜力,今年开始,我省聚焦稻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深入开展单产提升行动,集成土地、品种、栽培、肥料、农机等生产要素协同攻关,带动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均衡增产。
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后,各地水稻、大豆、玉米高产、破纪录的消息频频传出。不少水稻高产示范片最高亩产超过1600斤,有望带动全省水稻亩产首次突破1200斤。在高标准农田、优良品种、高效农机农技等多方加持下,江苏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四连增,预计总产超过去年,再次突破750亿斤。江苏粮食今年实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三增”好形势,并且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龚俊杰 亓晨 汤琤 泗洪台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