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证 七百多年前文天祥由南通渡海南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德祐二年二月元将伯颜兵围临安城(今杭州),宋端宗赵显年幼由谢太后当权,命文天祥为右丞相至元军营谈判,文天祥要伯颜退兵平江(苏州)或嘉兴。伯颜因其言语不逊,遂拘捕文天祥等人并派兵将其押送大都(北京),行至京口(镇江),文天祥以大义说服解卒,与幕客杜浒,金应等十二人脱逃至扬州,扬州宋将李庭芝误信溃卒之言,疑天祥有诈不纳,又申言要捉拿文天祥等。后文天祥易姓名改服装,得樵夫相救逃往高邮。
文天祥欲东渡入海未遂,嵇家庄民嵇耸迎天祥至家,遣其子德润护送至泰州,未敢入城,欲由海安至通州(南通),闻如皋已被元军占领,逐由小道绕过如皋至马塘,文天祥写下了《过如皋》诗三首选其一:
雄狐假虎之林皋,
河水腥风接海涛。
行客不知身世险,
一窗春梦送轻舟。
在马塘欲雇船东渡入海未成,德祐二年二月十一日路过白蒲没有停留立即南行,夜宿白蒲南十里处(即今五十里),写下了《过马塘》一诗:
孤舟渐渐脱长淮,
星斗当空月照怀。
今夜分明栖海角,
未应便道是天涯。
(白蒲至五十里的十里河道后称闻马河,胜产银鱼,体质透明,肝胆照人,后人为纪念文天祥称之为文鱼。)
文天祥在五十里不敢贸然南行,怕覆辙扬州相同的境遇而进退两难。其即修书一封,说明京口逃脱实情命人送往通州,欲由通州渡海南归,(当时通州地处江北一角,未遭元军铁骑蹂躏。)文天祥在颠沛流离,死里逃生的焦虑不安境遇下写下了《过白蒲》一诗:
北去通州号畏途,
固应孝子为回车。
海陵若能容羁客,
剩买菰蒲且寄居。
诗中的海陵即泰州,文天祥怕泰州也不能容纳所以未入城。
时通州守将扬师亮,属驻防扬州的淮东制置使李庭芝辖制,已接到李庭芝公文,本无意接纳文天祥等。后闻谍报京口元军以数千骑大索文丞相。扬师亮细阅文天祥来信及元军举动,冷静分析形势,遂果断地迎文天祥等人入城,安于馆舍、供衣服饮食,才使劫后余生的文天祥等人结束了逃亡生活。
在通州住了十余天,十二人身体得以养息复原。文天祥将流亡中写的记事诗作了初步整理,编撰成《指南录》。文天祥部属金应因积劳成疾病逝于通州,文天祥将这位跟随十余年的随员安葬在通州盐仓坝,亲自为之奠祭,并写下了《悼金应》诗为之纪念:
我为吾君役,而以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抔土,相望泪如倾。
后因暴雨及江潮泛滥墓被毁,有识之士将其骸骨移葬于狼山骆宾王墓侧。
文天祥与杨师亮共商复国大计,约定文在南归后率一支船队北上,合力抗元,收复失地,恢复宋室,(可惜这一计划后来未能实现,杨师亮一支孤军被迫降元。)
文天祥在通州作出海准备,三月十七日杨师亮雇得民船,文天祥一行十二人告别通州转向东北方向。文有诗记其事云:
白骨丛中过一春,
东将入海避风尘。
姓名变尽形容改,
犹有天涯相识人。
通州临江,文本可从通州直接上船,南行出口,顺流入海,因隔江之沙洲及浒浦已在元军控制之下,恐陷其不测,只得绕道由东入海。文天祥京口脱险,既避元军又避宋兵一夕数惊,及于死者不知几许。今遇杨师亮相助出海,不禁感慨万千。
十九日舟抵石港东十五里之卖鱼湾(今通州市五总)海口,文天祥一行就从这里扬帆南行。回顾北海沙滩的景色和通州狼山险要,文天祥满怀眷恋“故国”之情,感慨万分,写下了《卖鱼湾》一诗:
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
春江堆蟹子,晚白结盐花。
故国何时汎,扁舟到处家。
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
一叶扁舟载着历尽艰险的文天祥一行“避诸洲”,“渡扬子江”,“涉鲸波”南行,此时文天祥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通州文天祥渡海亭
南行数日舟抵浙江台州,文天祥摆脱了元军追捕,终于结束了逃亡羁泊生涯。自此南宋历史又掀开抗元的最后一页,而文天祥也走完了生命中最悲壮的一段历程。
今南通狼山脚下“宋金将军墓”通州市石港东有“文右丞相渡海亭”,这些古迹无声地叙说着民族英雄文天祥悲壮的故事和生命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