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情概况

2017年03月03日 11:27:59 | 来源:盐城市改革与发展委员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盐城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东临鱼米之乡”的美称,是江苏沿海地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盐城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连接点,是江苏沿海中部枢纽城市,也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城市群对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市域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30.5万,现辖1市5县3区和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

  历史悠久,因盐得名。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中国海盐文化发祥地,海盐文化遗址众多,建有全国唯一的中国海盐博物馆。

  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沿海滩涂总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的70%。海岸线长582公里,占全省的56%。拥有太平洋西海岸和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生态湿地,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建有麋鹿和珍禽(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入选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革命老区,红色之城。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当时整个华中抗日的政治领导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时有“陕北有延安、苏北有盐城”之说。目前,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新四军纪念馆。

  崇文重教,厚德淳朴。人文荟萃,古有陆秀夫、施耐庵等,近现代有“二乔”(胡乔木和乔冠华)等。基础教育扎实,职业教育独树一帜,是江苏省首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地区之一,拥有32所职业院校,每年可输送10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盐城当地民风淳朴、包容性强,自清代以来接受较大规模移民两次,新四军“铁军”精神和老区精神传承发扬,中国好人数量在全省领先。

  开放包容,协调发展。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拥有盐城机场和大丰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与20多个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是中韩自贸协定明确的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汽车、机械、纺织、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大数据、智能终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崛起。

  近年来,盐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从2011年的277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576亿元,年均增长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三个万元台阶,从38222元增加到63277元,年均增长1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895亿元增加到1631亿元,年均增长12.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8.6%。

  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5︰47.1︰37.9调整为2016年的11.7︰44.8︰43.5。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增量连续五年全省第一,农业现代化进程苏北第一。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开票销售达3766亿元。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7.4%,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3.1%。

  沿海开发开放深入推进。盐城港“一港四区”建成21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新能源发电全省领先,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项目数和规模总量全国第一。港城建设展现新形象,建成一批功能性配套设施。平台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中韩盐城产业园成为两国层面的产业合作平台,全市重点开发园区近五年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016个,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7%。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以大城市定位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主城区建成内环高架快速路网一期、二期工程。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4%提高到61.6%。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00万亩,生态效益指数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保持全省最好、全国前列,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近五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93亿元。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和青岛方向“5+1”高速铁路加快推进,阜建高速、盐丰高速建成通车,南洋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临海高等级公路全线贯通,大丰港疏港航道等一批“通江达海接运河”项目建成通航。开通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建成苏北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群众生活得到不断改善。每年市级公共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大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扶贫、饮水等一批突出问题加快解决,年均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8%、11%,居民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新“八有”目标,52万低收入人口如期脱贫,精准扶贫举措得到中央肯定。

  去年9月盐城第七次党代会和今年2月市八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胜利召开,描绘了盐城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下一步,盐城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扣“两聚一高”主题,积极推进产业强市,坚持生态立市,着力富民兴市,大力实施 “一张网、一桶水、一部车、一片林、一座城”的“五个一”战略工程,在高水平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盐城。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