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断章》,在海门寻找卞之琳的旧时风景

2017年03月23日 16:02:43 | 来源:南通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海门灵甸镇﹙现为临江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在海门麒麟中学时留下的作文墨迹

  课余无事,乃闲步郊外,一赏秋野暮景。

  时西风摇树,田野辽阔,大半为萎黄之色;独菜畦麦垅含有青青之色;而农夫二三点缀其间。小溪则芦花如雪,覆于其上。村落间枫叶鲜妍,若欲与夕阳争红也。倏焉炊烟四起,袅袅于疏林之际。碧空中归鸟纷纷。斯时快心何如耶?而夕阳无情,已藏于远树影下矣!

  吾乡但平畴广野,无山川之胜,斯时之景趣若是。不知他地将若何?(一九二五秋)

  卞之琳

  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卞之琳先生,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作为诗人,卞之琳先生最为人们尤其家乡人所熟知的,是他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断章》。这首诗在南通市区的多处公共景观区域被引用,也被引用在市内外一些学者、作家、诗人、记者等编撰的书籍中。

  《断章》手迹

  说到卞之琳先生的故居,也就是100多年前他出生的地方,是在海门县城所在地茅家镇东约20多公里的灵甸镇卞家染布店(灵甸镇紧靠灵甸港,后改为临江镇)但因长江坍塌,当初的灵甸镇早已坍入江中,不复存在。卞家的染坊也与周边的乡邻一样,因坍江而北退,不断内迁。 1910年12月8日,也就是农历庚戌年十一月初七,卞之琳先生就诞生在如今早已坍没不存的那个江边小镇上。

  卞先生的祖籍是镇江(今南京市)溧水县。早在清代初年,长江下游曾设有江南省,所辖区域包括今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大部分地区,所以卞之琳先生自称“江南人”,也确实是有根有据的。再说,当年的崇明岛上,开拓者的主体也都来自江南,所以,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江南人。

  海门县灵甸镇卞氏一支,是由卞先生的祖父天旦公,从溧水迁徙至当年的崇明北沙的。他是染坊学徒出身,于是就在灵甸港一侧的镇上开设染坊,曾经一度兴旺,后渐衰败。卞先生的父亲嘉佑公,是读书人,但因多年科举不第,后来就自己开办私塾并接管家业,最终还是因为不善经营而破产。卞先生的母亲姓薛名万芝。在兄弟姐妹中,卞先生排行第六,上有二兄三姊。他是家中的“奶末头”儿子,因为自幼聪慧而备受长辈的青睐,成为家族中唯一的读书种子。

  青年时代的卞之琳

  卞之琳先生从7岁开始,在本镇的陈氏私立国民小学、浒通镇袁氏私塾国文专修学校,先后读过蒙学图书《三字经》《千家诗》及儒学经籍《论语》《孟子》和《左传》等。 1922年秋天,12岁的卞之琳先生进入二年制的高级小学海门麒麟镇启秀小学读书,直至1924年于该校小学毕业。暑假随父亲去上海,购得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

  秋天进入海门中学读初中。翌年夏天学年结束时,因全校学生反对校长无果,遂于秋天转入麒麟镇启秀初级中学读初二,并且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以及徐志摩的诗集《志摩的诗》等新文学作品。 1926年中秋节后返校时,得知本年级的同学反对教务长,而随同大多数同学转学到了江家镇三益初级中学。

  1927年夏天,17岁的卞之琳先生考入上海浦东中学读了两年文科班,课余开始阅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英文原作,还翻译了《古舟子咏》等英语文学作品作为练笔。 1929年秋天,卞先生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读书,并兼修第二外语法文。

  自此以后,卞之琳先生与故乡的联系越来越少,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诗文的写作及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上。由于当年交通的不便,卞先生回家也变得越来越少,逢年过节,往往就在师友家度过,与家中的联系主要通过家信。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国难当头,卞之琳先生毅然离开执教的四川大学,与诗人何其芳等奔赴抗日救亡的前线。他辗转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与鼓励,并在“鲁艺”短期任教,不久就又深入战斗前线采访,写出了生动反映八路军在太行山地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事迹的长篇系列报道《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一年半战斗小史)》和抗日叙事诗集《慰劳信集》。八年抗战,祖国的大好河山横遭日本侵略者血腥野蛮的践踏,通信被阻断,远在内地的卞先生与家人的联系,一度也曾几乎被隔绝。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5月,卞之琳先生执教的西南联大宣告解散,他被安排到天津南开大学担任教授。 6月下旬,卞先生经广州辗转到达上海,在北上赴天津履职之前,他特地从上海乘船回到阔别了将近10年之久的海门县灵甸镇,探望了望眼欲穿的年迈的父亲。

  1947年7月,卞之琳先生有幸与另外19人,获得了英国文化协会的“旅居研究奖”,随后自上海出发,经香港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至翌年底,他又乘船离开英国再经香港后,乘船北上,回到北京。 1949年4月,卞之琳先生应聘至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担任英诗初步、文学翻译、英文写作等课程。这一年,卞先生与后来成为其夫人的《工人日报》编辑青林女士初次相识;还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被提名当选为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即后来的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在1952年底到1955年上半年这一期间,卞之琳先生为了创作反映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一年四季》,先后到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参加农业合作社的试点、试办以及建社过程等工作,后因政治运动、文学研究、出国访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没有能够继续写作长篇小说。期间,卞先生虽然多次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间,在苏、浙、沪停留的时间也不算少,尽管从上海、苏州回海门老家也是近在咫尺,但终因忙于工作,他几乎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再后来,由于培养研究生、出国讲学、学术访问等教学科研任务一直比较繁忙,卞先生再也没有回到过他的故居。

  实际上,新中国建立后,卞之琳先生就一直生活和工作在首都。尤其是1955年国庆节,卞之琳先生与青林女士结婚成家、爱女青乔降生以后,北京就变成了卞先生的第二故乡,北京市东城区的东罗圈胡同社科院宿舍,事实上也就变成了卞先生后来长久居住的真正的故居。

  1997年12月,卞先生不慎摔伤住院治疗痊愈回家后不久,笔者获得卞先生的许可,有幸拜访过卞先生。那次,卞先生还以病后初愈的羸弱身体,满足了我的请求,在我带去的他著译的多部著作上,逐一签名作为留念。

  第二年的暮春,笔者邀约了多位好友,专程到海门,寻访卞之琳先生的故居及其遗迹。我们在海门市民俗风情园,拜谒了卞之琳先生的半身塑像。在卞先生的母校海门麒麟中学,我们意外见到了卞先生在该校就读初中时的作文手稿影印件。而卞先生在家乡海门的故居以及更多的遗迹,却已踪迹难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