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书读得越慢,心灵才会越丰富

2017年04月06日 08:55:13 | 来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万家灯火》到《百家讲坛》,郦波的名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作为著名学者,郦波是怎么读书的?他对现代人的读书又有什么建议?

  郦波,祖籍江苏省丹阳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他被称为电视讲坛之“鬼才”,曾因在《百家讲坛》主讲张居正、戚继光、海瑞、于谦等大明名臣系列讲座而广受欢迎。

  在公开演讲时,郦波曾谈论过自己读书的心得:

  经史乃读书之根底

  “人之气质本由天生,唯有读书可辨人气质”。读书不光改变生活,是改变人生、改变气质。我小时候也是一个野孩子,调皮捣蛋,现在学生都说我温文儒雅,这也是读书读的。现代生活的节奏特别快,如何让自己慢下来,诗意些说就是“停下来让灵魂跟上”。

  当下读书的一个误区就是“功用化”,为了生活、为了某件事情我要读某本书。其实读书关系灵魂和思想,为求短期的功用适得其反。中国古代家训,李世民、司马光、曾国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经史乃读书之根底”。就是经学、史学不论你什么专业都应该读一读,经学放在当下 就是哲学。中国人特别重视历史和哲学的内容,因为历史给人智慧,哲学是告诉你大道,就是讲规律,智慧之上的内容。

  读书一定要动手

  书读得越慢心灵才会越来越丰富

  电视作为文化传播是非常好的手段和渠道,虽然有电视讲坛,但不能替代读书。电视是音、画一体传播,它使得阅读接受起来很容易。但是纸质的书对思想和思维模式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它是抽象式阅读。比如小朋友喜欢漫画,看画是形象思维。大人就应该读没有画只有字的书,这种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境界比形象思维要高。

  读哲学、读历史最重要的是通过书中的人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来,所以一定不能读得快。朱熹讲的读书一定要动手,拿着笔读书。“读书不动手,所失九十九”读了几行写的比它还多,书越读越慢但是心灵越来越丰富,这种电子阅读不能替代

  我建议大家信息类或者小说可以通过电子阅读,但是哲学、史学带有很强思想性的书,还是通过纸质阅读比较好。

  真正的读书要读懂自己的心

  真正的读书,有三层境界。第一层,你只是读懂书中的人,第二层你要读懂写书的人,第三层,要通过书中的人,通过写书的人,读懂自己的心。所以我经常讲,别人的书都是注解,自己的心才是原文。你其实要通过别人的书读懂自己的心。童年、青春期和大学是人生读书最重要的三个黄金阶段。

  现代人应该多读什么书?

  我的学生让我推荐书的时候,我很少推荐新书,我把握不住,但是像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这些经典的书,应该去读。

  一天·一生 

  郦波

  不管这一天有多难过

  认真地喝水、吃饭、洗澡、入眠

  ……

  不管这一生有多彷徨

  认真地阅读、书写、思念、思想

  ……

  一切终将黯淡

  只有你

  才是光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