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以文化人”的国学名师

2017年04月13日 14:14:47 | 来源:无锡观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4年9月19日《无锡日报》T01版

  彭林说,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爱自己的祖国,那是不可宽恕的。他十分推崇两位同乡先贤的情操。一位是明代无锡东林学院的顾宪成,他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代表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另一位是国学大师钱穆,抗日战争时,钱先生在西南联大,激于时变,他撰写了《 国史大纲》,意在唤起国民的民族意识。彭林经常在课堂上提到顾、钱二先生的话,既是引导学生,也是提醒自己。

  沿清华大学校园外围一路向西,北方高大的树木掩映中,荷清苑跃入眼帘。这个宁静社区,住着国内诸多学科的顶尖专家学者。

  无锡籍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彭林,也住在这里。走进彭林家,客厅里两面墙上,书柜顶天立地,藏书层层叠叠,书香人家的气息,立刻在空气中四散弥漫开来。当易中天、于丹、钱文忠这些教授在百家讲坛红遍中国大地时,埋头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彭林仍是象牙塔中的名师、学术领域中的专家。

  是金子,总会发光。当道德沦陷、信仰缺失常常使一些不起眼的“小节”发酵为社会热点话题,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家风家教重新回到“三观”视野,走上百家讲坛的《彭林说礼》如清新之风,使国学重新肩负起“以文化人”的使命,而他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破解千古学术悬案,更是填补了中华古史研究空白。

  总以为,钻研学术的人难免高深刻板,不沾人间烟火。但强调以儒学点化国民心智的这位清华博导,与其攀谈,可以清晰感受他的书生意气,诸如“如果恢复无锡国专,我宁可不当清华教授也要回去任教”、“我的学科是塑造民族精神”等言语,澎湃情怀一览无遗。怪不得,他是个有故事的教授。

  ■ 难以割舍的国专情结

  儒学、甲骨文、中华礼仪,和彭林聊天,是件很有趣的事,他能将生活中那些时常能碰到、用到的汉字、礼节,为你一一道出原委。诸如,“我”字为何这样写,“祭祀”仪式为何那样办等等,彭林说,“留心处处皆学问”。

  1949年10月,彭林出生于无锡。家住通惠桥的他,童年时所有的快乐记忆,均与家门前那条河有关:夏天与小伙伴在河中吊着轮船嬉水,成为难忘的家乡印记。他说,“无锡人的灵气,是从河里得到的。”

  谁也不能抹杀彭林的灵气,哪怕“读书无用论”成为主流的非常岁月。这位清华博导,曾是南昌航空工业学校的一名学生。理工科的中专生,现如今却成了清华大学的国学名师,这样的经历,使彭教授充满故事色彩。怎么会?答案很简单,因为爱读书。

  彭林的“悦读情怀”,是在无锡养成的。看到记者来自无锡,话题自然沿着无锡文化打开,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无锡国专,是彭林对故乡的最大牵挂。“上世纪30年代联合国教科组织认为无锡国专的吟诵教学,是唯一有中国特色的科目。”彭林对无锡国专颇有研究的,他说,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创办上海交通大学后,又在无锡创办了无锡国专。当年,北有清华大学,南有无锡国专,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两面旗帜。历史上,无锡国专曾是国学大师的摇篮,钱穆、饶宗颐、冯其庸等大师,均在无锡国专任教,抗战时期,那段烽火岁月中,无锡国专依然坚持办学,学校在中国国学发展史上堪当“伟大”二字,是无锡最有号召力的文化名片。彭林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看到复兴无锡国专,“如果恢复无锡国专,我宁可不当清华教授,也要回来任教。”彭林说,自己曾为此多次奔走呼吁,一位南方的企业家积极呼应,表示愿在资金上给予全力支持。但受制于种种原因,恢复无锡国专至今仍是彭林难圆的“国学梦”。

  ■ 以文化人的国学名师

  南京“彭宇案”、复旦投毒案、药家鑫案等等接连发生,人心不古、道德水准低下,那句“我们走得太快,请等一等灵魂”触动了很多中国人的内心。“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设,而是内化于心的力量。”彭林说,中国兴起一阵又一阵国学热,有些人是为了装点门面,有些人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真正的文化,应该起到点化人的作用,呈现在人身上,成为普遍的文化品质。

  彭林认为,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作为儒家经典的《周礼》、《仪礼》、《礼记》则是古代礼学的理论形态,古礼研究是古史研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这三部书,尤其《周礼》、《仪礼》自古被列入最难读的典籍之列,研究者很少,成为古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国内外学术界少有通治“三礼”者,长此以往,有成“绝学”之忧。1994年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用5至10年时间,埋头钻研“三礼”,希望能为此“绝学”做些工作。为此,他发奋研读近10年,撰写了一系列论文,成为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古礼研究专家。

  为中华文明寻根,是彭林学术研究的又一重点课题。2000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向国内外发布一条重要新闻:现代科学研究揭开千古学术悬案,《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重中之重”科研项目的成功突破,把我国的历史的确切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弥补了中国古史年代研究的一大缺憾。该项目由国务院直接领导,来自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的专家学者,经过近五年努力,终于破解千古疑案,填补历史空白,堪称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大盛事。彭林便受聘为项目21人专家组成员,并负责子课题“文献中夏商西周编年的研究”,取得重大学术成果。

  因为对礼学研究颇深,彭林是全中国最能“讲礼”的人。他说,“历史上的辉煌”不是一个民族的摆设,必须起到点化愚顽心智的作用。一座城市历史上拥有诸多名人,市民的言谈举止应该是有礼有节的。他十分推崇家教,注重家风熏陶,他说,家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祠堂记录着家族的奋斗史,子孙通过祭祀,在敬畏先贤的同时,无形中“不能辱没祖宗与门庭”的意识是最好的自我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必须要有所敬畏。

  ■ 经世致用的书生情怀

  在彭林家的客厅,他给记者看了自己手抄的《殷墟卜辞综述》,厚厚的,一本接一本。都说十年寒窗,彭林却在读书中得到了无穷乐趣。厚厚的手抄本与读书笔记,是彭林由一位理科中专生成长为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通行证。

  很多人读书是为了奔个好前程。但彭林做学问,有着经世致用的书生情怀。在江西南昌时,他抄写《殷墟卜辞综述》,是出于学习甲骨文的需要。

  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是学习古文字学的必读典籍,但江西却极为罕见,连省图书馆也没有。后来在江西某大学图书馆查到有,但被一位老师长期借用。无奈,彭林只好到这位老师家中求借。始料未及的是,这位老师不仅拒绝借阅,而且挖苦说:“这种书你是读不懂的,你能看看《说文解字》就不错了。”这话刺痛了彭林,他发誓:只要这书世界上还有第二本,就一定要找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江西大学图书馆一大堆未经整理的图书中发现了《殷墟卜辞综述》!翻开一看,居然从来没有人借过。彭林激动得一下子把它抱在怀里,如获至宝。图书馆一位素昧平生的、姓俞的老师深深为他求学若渴的精神所打动,破例同意这位连江西大学借书证也没有的外单位年轻人借回去阅读。回到学校,彭林没日没夜地边抄写边学习,废寝忘食,不知道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硬是把这部7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一字不拉的抄完。

  “天天看着书本,人就不会堕落。”彭林说,读书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不当官,但不能荒废了学术。曾有理工科学生问他:“我们学的知识能造导弹飞机,你的研究有何用?”彭林回答:“可以塑造民族精神!”全场掌声经久不息,这也是这位无锡籍教授最大的学术抱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