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潘氏兄弟”:文青弃笔从谍,哲人痴心办报

2017年04月14日 11:56:48 | 来源:无锡观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4月14日,是“弃笔从谍”的统战领导人潘汉年逝世40周年

  1906年1月12日,潘汉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陆平村,1977年4月14日,在湖南长沙病逝。

  在宜兴,潘氏是名门望族,虽然到潘汉年出生时已衰落,没有什么产业了,不过书香门第的遗风犹存,走出了“潘氏三兄弟”:“特工巨擘”潘汉年和他的两位堂兄——“中共第一报人”潘梓年(1893年1月11日—1972年4月10日),心理学泰斗潘有年(又名潘菽,1897年7月13日—1988年3月26日)

  今年4月10日还是潘梓年逝世45周年。

  “特工巨擘”潘汉年

  近年来,一些谍战剧激发了人们对隐蔽战线的好奇和热情。而潘汉年就是这么一位隐蔽战线上的特殊战士,经历非凡、色彩传奇,二十余年情报生涯,屡建奇功。

  ‘

  不过,在他投身革命之前,却是一位十足的文艺青年。

  潘汉年很早便腹有诗书、才情灼灼,文学气质展露无遗。创办陆平小学刊物《小研究》,在报纸副刊上发表新诗、散文、童话。

  (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5年春,他初到上海,就被推荐为中华书局出版的《小朋友》周刊助理编辑,编校之余也常练笔,创作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

  他还是郭沫若等领导的创造社成员,担任过《革命军日报》主编,负责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文化界极为活跃。

  “左联”时期,潘汉年与鲁迅交往密切,多次登门拜访、促膝长谈。他还暗中协助过《鲁迅全集》的出版印行,并有幸得到其中一套,一直珍藏。

  1931年4月,潘汉年进入中共中央最高保卫机关——中央特科,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情报生涯。

  报网就是关系网,这张关系网上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复杂程度远超我们想象。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

  上世纪30年代,潘汉年受命做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还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发挥了特殊作用。

  (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领导成员。前排左五为潘汉年。)

  (上海法租界警务处有关潘汉年在上海活动的情报。)

  他在1937年11月发表的《对日抗战中的第八路军》,是中共在国统区最早最全面介绍宣传八路军的一篇文章。

  抗日战争时期,潘汉年在上海、香港等地领导对日伪的情报工作,获取了大量日伪军事动向的重要战略情报

  (1938 年,潘汉年在延安。右二为潘汉年)

  解放战争时期,潘汉年把停留在香港的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郭沫若等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护送到解放区。

  上海解放后,潘汉年调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分管政法、统战,维护社会稳定,并参与建设上海。

  另外,三大战役中指挥作战用的二万五千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也是潘汉年指挥人从国民党南京国防部弄出来的。其工作价值,正如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所言:情报工作就像子弹的弹壳,没有弹壳,子弹是无法出膛消灭敌人的。

  上海解放后,潘汉年调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分管政法、统战,维护社会稳定,并参与建设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对工商界人士统战工作中,还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

  荣毅仁在回忆潘汉年这段工作时讲到:

  “汉年的工作非常深入细致,他既具有坚定的原则性,在具体解决问题时又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保持着高度的灵活性,所以结交了工商界一大批朋友。”

  在潘汉年诞辰100周年时,中央统战部在《人民日报》发文回顾了其光辉的一生,评价其为:有大功于党的统一事业的忠诚战士。

  目前,“潘汉年在隐蔽战线上”展览正在家乡无锡巡展,展示了潘汉年参与统战和情报工作的文字、图片以及实物资料。

  “中共第一报人”潘梓年

  潘梓年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曾出版我国新文学最早的一部《文学概论》,并翻译了大量西方哲学名著。

  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也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

  (发刊之日的《新华日报》)

  1938年1月11日,恰逢潘梓年46岁生日,克服重重困难后,《新华日报》终于在武汉诞生。

  (1938年5月,新华日报社欢迎战地记者纪念合影,中排右三为潘梓年。)

  《新华日报》独树一帜,敢于为群众说话,影响日益扩大,老百姓亲切称为“我们的报纸”。

  皖南事变时,《新华日报》刊登周恩来的亲笔题词: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内迁重庆后,《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

  在办报中,他还最早创新了党报管理方法,提出“编得好、出得早、销得多”的九字口号,钻研技术,改进工艺。

  (中间为潘梓年)

  此外,潘梓年还以哲学家特有的智慧和远见,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文章,仅在《新华日报》刊载的署名文章就达80篇。

  心理学泰斗——潘有年

  潘菽是我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改攻心理学,学成归国后,任中央大学学教授。建国以后,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校园里的潘菽像)

  潘菽一生著作颇丰,《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基础》、《教育心理学》、《人类的智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分卷》等等几十部著作均出自其手,发表的心理学、教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文章也达200余篇。

  潘菽人生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发起创立“九三学社”。当时在重庆,他将畅谈国事、议论时政的座谈会取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正式签字,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潘菽提议将“民主科学座谈会”改为“九三学社”。这样,潘菽就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