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神秘兵工厂”

2017年04月14日 14:05:17 | 来源:镇江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5年11月至今,为配合镇丹高速公路建设,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对孙家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结合孙家村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的构造方式,考古发现了与冶铸有关的遗迹遗物,经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推测其为镇江大港吴国遗址群中的一处青铜器铸造遗址。

  4月12日下午,记者跟随考古人员来到遗址现场进行了探访。

  遗址时代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从丁岗镇一路向丹阳埤城进发,穿过金润大道,来到沃得农机有限公司厂区附近,进入一条羊肠小道到达一片农田,孙家村遗址就展现在眼前。它北距长江及吴国贵族土墩墓群所处的长江南岸山脉约10公里,东北距断山墩遗址约3.6公里,西侧有一条宁镇山脉余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北侧有一条小河,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从整体来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土台造型,属于典型的台形遗址。由于连日降雨,有的地方泥土湿润,有的低洼处还堆积着少许雨水。

  镇江博物馆孙家村遗址项目负责人何汉生介绍,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由台地和环壕组成。台地平面呈椭圆形,底面面积约8000平方米,高约4.5米,顶部近平。台地文化堆积厚3.5-4.8米,时代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发掘面积共2650平方米。遗址台地区1900平方米仅发掘至春秋中期的使用面,350平方米发掘至西周中期使用面,局部探沟解剖至生土。保存较完整、布局独特。

  何汉生介绍,土垄最早筑于西周中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垫高,沿用至春秋中期。被土垄环绕的范围内下部为大平台,大平台上堆筑较多有道路相连的土台29个,土台之间形成坑。中心位置的长方形土台面积最大,上面能见到窑;其余土台较小,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散布于中心大土台周边,有的上面还有房址。6号土台面积最大,位于遗址近中心位置,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已揭示部分东西长约17米,南北宽约10米。土台顶面近平,边缘呈斜坡状。其余土台平面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之间有浅沟槽,局部用红烧土铺垫形成相互连通的道路。土台顶面一般近平,直径3.6-6米,边缘呈斜坡状,部分土台的斜坡面上堆积一层红烧土,形成护坡。多个土台台面上发现有圆形柱坑,显示其上部有建筑。发现春秋时期灰坑27个。有的坑面积较大、较深,内有较多淤土,可能曾用于蓄水。有的坑面积较小,底部有一些很明显的灼烧痕迹,残留有木炭、红烧土,与铸造有关。

  这是一处神秘的“青铜器兵工厂”

  在一格格的探方中,可以看到用粉笔勾勒出来的一些轮廓,有的呈不规则的形状,有的长条形……这些特别勾勒出来的是什么?市博物馆对孙家村遗址的定位:极有可能是当时吴国“国家级”的青铜器冶铸厂。市博物馆副馆长王书敏介绍,地上用粉笔勾勒的是冶炼用的窑,长条形的古窑遗址保存相对完整,有火道、火堂等部分。“旁边这些大大小小的,都是窑,很密集。”

  在古窑的不远处,还有椭圆形的操作台。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了打磨兵器用的泥范、磨刀石……其中的一块磨刀石摸上去很光滑,中间还有两条深沟。“磨刀石磨刀,开刃,从操作台、窑址来看,这里是一处冶炼青铜器的‘兵工厂’。”王书敏说,和一般的兵工厂不同,这里的“兵工厂”还有两道防御体系,遗址外侧有环壕,紧邻环壕内有环形土垄,环壕的作用相当于护城河,土垄则类似于城墙,形成了两道封闭性的防御工事。

  王书敏说:“冶炼基地外围发现环壕,这还是首次。这也说明,2600多年前,这里是一个非常机密的所在。出于保密等需要,当年这里周边可能有士兵把守,只有冶炼工人和特殊人员才能进出。”

  孙家村遗址出土了一批与铸造有关的遗物尤为重要。范有陶质和石质两种,均为合范,截面呈半圆形,模腔有浇注形成的灰绿色玻璃质层,从模腔形状分析是用于铸造兵器和工具类器物。坩埚仅见残片,用黏土烧制而成,夹有砂粒,内壁有铜液残留。出土较多铜渣、粘有铜液的炉渣、铜器,未见铜矿石,铜器有兵器、工具两类,器形有戈、刀、削、镞、斧、锛、镰等。遗址还出土了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生活、生产遗物,以陶、瓷器为主,有鼎、鬲、罐、瓿、盆、钵、豆、碗等。出土石器量较少,有斧、锛、锤、砺石等。记者在现场看见,考古坑里就有一只露出五分之一模样的几何印纹硬陶,外表没有釉,这是当时常见的陶罐种类。

  距离遗址不远的出土遗物存放地,按照地层的区别,院内分堆摆放着印着组合纹的陶片。二楼屋内摆放着很多小铜器及陶范、铜渣,以及已经修复好的陶器等。地面一只蓝色塑料盆里放着几块较大的陶片,底部垫着沙土稳固,目前已经修复了好几个区域,有望拼成一只较为完整的器皿。案台上有只正在修复的三足鼎,鼎上灼烧的黑色印记明显,推测是当时的炊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于安全和保存条件的考虑,一些青铜器、兵器、陶器等出土遗物都已存放到镇江博物馆。

  明年仍有望申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市博物馆副馆长王书敏说,吴国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此前一直没有发现青铜器生产地。遗址所在的镇江大港区域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分布着较多的高等级贵族墓、台形遗址,构成了吴国遗址群,孙家村位于该遗址群的南部。考古中发现,这一区域人文遗物、遗迹十分丰富,显示人口众多,可能是吴国的一个中心区域。此次结合孙家村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的构造方式,考古发现与冶铸有关的遗迹遗物,说明孙家村遗址极有可能是当时吴国“国家级”的青铜兵器冶铸“工厂”,是吴国青铜器的“生产地”之一,对于研究吴文化、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江下游地域文明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兵工厂”是吴国的“心脏”所在,通过考古发掘,考古学家们还原了当年的冰山一角,但有关各遗迹的功能、性质以及遗址早期的性质、布局、沿革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4月12日,国家文物局将孙家村遗址考古列入了今年的主动性项目,颁发了发掘证照,批准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掘时间为4-12月,并将给予更多的经费和技术支持,也就是说,如果今年有新发现,明年仍可申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