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各地老街深巷里,有那么一种焦香的味道,给我们的味蕾以实在、质朴的感受,那就是——“草炉烧饼”。
沈括在《梦溪笔谈》对这种手艺就有了记载:“炉丈八十,人入炉中,左右贴之,味香全美,乃人间上品。”
草炉烧饼之所以得名,在于它是用稻草和麦秸秆做锅塘里的燃料,使烧饼有一股秸秆的清香。 草炉烧饼味美价廉,响名于扬州,被人们形容为“金顶铜底玉镶边,松脆绵软味甘甜”。过去主要在扬州地区流行,是人们日常充饥的美食,后传至扬州周边及南京、上海等地区。
十里飘香
一块烧饼的故事
草炉烧饼的制作方法,是一个很古老的手艺。草炉烧饼以小麦面粉为原料,以压扁的麦秸秆为燃料。烘烤用的炉子一般以砂缸去底作炉膛。公道草炉烧饼采用纯自然发酵,制作时,首先拌入适量碱,揉搓均匀,压扁制成一般大小的圆形饼胚,表面撒上芝麻并刷上料糖,将饼胚以芝麻向外,两两一叠。
小巷深处
火炉里的美味
烘烤时,先将炉膛烧红,再用火叉拨灰,压熄火苗,以降低炉膛表面温度,并用抹布抹去灰尘;手掌不停沾水,将预制的半成品底部沾湿后依次贴入炉膛。 待将烧饼贴入炉膛内贴上,又将之前未燃尽、形状保持完好的余烬挑燃、铲起,沿炉壁来回烘烤;待饼胚变厚,鼓成馒头状,表面颜色呈金黄色,饼面上的芝麻还在吱吱作响,香味扑鼻而来,草炉烧饼就算制作成功啦。
草炉烧饼既可单吃,亦可与鸭汤、牛肉汤、老母鸡汤配食,相得益彰,既起味又爽口。民间认为,草炉烧饼性温驱寒,加之囊厚松软,利于消化吸收,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者滋补身体。
素有“饼王”之称的草炉饼浸泡在金黄黄、油灿灿的鸡汤里,越泡越酥,越浸越香。咬一口饼,脆中带软,喝一口汤,鲜而不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