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江南秋景里重拾不羁少年情——《润州》

2017年05月20日 18:07:41 | 来源: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戳这里倾听——林杉朗诵、冯乾解读的唐代名诗《润洲》↑↑↑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率主持人林杉

  南京大学冯乾副教授

  杜牧《润洲》

  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解读: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秋天。润州,就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

  杜牧从太和二年,二十六岁开始就漂泊江湖,担任幕僚已经十年,中间曾经多次来过润州。开成二年秋,诗人从洛阳到扬州去探望弟弟杜顗,而后取道润州赴宣城去,在润州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向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起得俊逸洒脱。据宋代孔平仲《孔氏杂说》记载,向吴亭在润州官舍,晚唐诗人陆龟蒙就有“秋来懒上向吴亭”的诗句。杜牧在向吴亭上极目东眺,把千里秋光和山川文物,尽收眼底。杜牧有首著名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写出了江南秋天的温润秀美,极富神韵。接着,诗人想起诗酒风流、放歌作达的往事,不觉感慨万分。

  颔联“青苔寺里无迹,绿水桥边多酒楼”,视角由江山平楚转到寺庙酒楼,寺仍是那个寺,青苔点点,一个马蹄印都没有,写的是静景和衰微。桥还是那座桥,水还是那么绿,桥边却酒楼林立,歌呼喧攘,写的是烦嚣与躁动。通过一盛一衰,一静一躁,在对比中发出了微微的喟叹。

  颈联“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西晋灭亡时,晋元帝司马睿在士族高门拥戴之下,在建康成立了偏安的东晋政权。后来演化为宋、齐、梁、陈等朝。士族喜爱清谈玄学,因此杜牧用旷达和风流来概括他们。其实,杜牧本人也是放荡不羁、风流倜傥的,所以对东晋南朝的士风极为向往。

  末联“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写诗人徘徊在向吴亭上,不觉明月东升,因而想起东晋名士桓伊,这个桓伊是位大音乐家,《晋书桓伊传》记载了桓伊的一件趣事。说大书法家的儿子徽之来到建康的时候把船停泊在清溪。这时桓伊从岸上经过,二人素不相识恰好船中有人认出桓伊来,王徽之请人对桓伊说:“听说你很会吹笛子呀,吹一曲给我来听听。当时,桓伊已经地位很高了却立车,在胡床上王徽之吹了三曲。吹完之后,上车就走了。从头到底,两人未交一言。这就是魏晋的名士风流啊,所以,杜牧对此十分仰慕。全诗通脱流利,疏朗清隽,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