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一个充满爱意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人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万众瞩目的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开幕。1200多名海内外知名乡贤回家,共叙乡情、共话发展、共筑梦想。
在这个一年一度最适合表白的日子,从开幕式、江苏发展论坛,到扬子江工商峰会,唐英年、许智宏、沙祖康、焦佑伦、俞敏洪、周海江,一个个无锡老乡,走上台前,向家乡这样“表白”。
唐英年 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
每次回来,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我是随着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过去30年投资了超过20个企业,包括在上海和江苏的企业。我的老家是无锡,我出生在香港,我喝的是东江水不是长江水,我吃的是泰国米不是中国米,虽然身在外地,但是心系家乡,所以每一次回到江苏、回到无锡,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一次更加强烈。
江苏与香港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两地完全有条件、有优势,全面配合国家推进“一带一路”。近年来,江苏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大幅增长,2016年共投资222个项目。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江苏企业可以考虑通过香港的平台进行融资及投资,将资金“走出去”及“引进来”。事实上,推进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江苏与服务业发展成熟的香港有互补空间。根据江苏省统计局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江苏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0%。但与发达国家约七成的比例相比较,仍有很大的增长潜能。香港是全球服务业程度最高的经济体,服务业占GDP90%以上,能够为江苏提供经验支持和发展机遇。
这是我首次以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身份出席大会。2015年5月20日,香港江苏社团总会成立,两年来江苏与香港来往的招商引资及投资考察团络绎不绝,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成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总会全力协助并参与其中。
记得有人说过,中国人有两样东西永远不变,第一是爱国心,第二是肚子。想起江苏美食时,我就会想起家乡。江苏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今后,江苏与香港可以增强文化方面的合作,通过文化这个平台团结乡亲,把乡亲爱国爱港的力量发挥出来,为国家和家乡的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沙祖康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
为自己是宜兴人而感到自豪
江苏是我的家乡,它永远在我心里。无论身处何处,我都为家乡的发展、取得任何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一直为自己是江苏人、特别是宜兴人,而感到自豪。多年来,家乡人民对我工作的鼓励、支持和褒奖,一直是我精忠报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力量和源泉。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家乡的父老乡亲、恩师们培养教育了我,才使我能走得那么远、那么久。
前几天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召开的级别最高、参加人数最多、主题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主场外交事件,为江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项世纪工程,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但在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类显性和隐性的风险,包括大国竞争者的挑战、部分国家对我们期望过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不完善、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个别地区和一些国家热点和乱局外溢效应逐步显现、一些国家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居留的条件苛刻等。这需要我们对合作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指导下,预谋应对之策。
江苏是我国人力、技术资源最丰富的大省之一,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大省,处在“一带一路”交汇点,理当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江苏企业在走出国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标准,否则,“一带一路”不可持续。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标准江阴人”感觉从未离开
我生于江阴、长于江阴,是标准的江阴人。虽然后来外出求学、在北京创办新东方,但我感觉自己从未离开,我一直以我是一名江阴人而骄傲。
江苏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江苏人比较善于打破思维局限,中国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世界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维打破。在我看来,江苏发展大会作为江苏人的一次聚会,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突破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把大家聚集起来进行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思维的撞击,最后打破我们原来固有的思维,再次创造江苏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育是我的老本行,江苏要从教育大省变成教育强省,需要“引进来”“走出去”两步走。引进来,就是要在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方面,引进世界上优秀的学校;走出去,就是要鼓励更多学生出去留学。此外,江苏应打造阅读大省,针对不同的层面,制定不同的阅读书目,让书香弥漫江苏大地。
考虑到阅读与发展的关系,我感觉,江苏必须先变成一个阅读大省。政府应该做三件事:第一,对各个层次进行书目推荐,推荐读书就应该列出书目来;第二,对老师和家长这两个人群尤其要提出读书要求;第三,建立开放性的公共图书馆,老百姓可以自动把书放进去和拿出来看,让书香弥散江苏大地。
“A better you abigworld”,希望把江苏的每一个人变成一个更好的你,让江苏不断走向世界,让江苏这个世界也不断变大。
许智宏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
还记得东林书院里的名联
古话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我祖籍江阴,出生在无锡,自小在无锡长大,直到1959年夏天离开故土北上求学。这一别,便是58年。
我的少年生活都在无锡度过。当时无锡市二中的隔壁就是东林书院,我经常到东林书院去,还记得书院里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情怀,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踏上求学求知、报效祖国的道路。
抚今追昔,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无论是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方,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富饶土地,我们都始终感恩于心。随着年龄渐长,这种感触越发深刻。每当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都会使我深陷对故乡的思念。每当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崭新面貌,心中既有怀念和不舍,更有感动和祝福,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江苏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此次召开江苏发展大会,不仅是一个具有区域性意义的盛典,更是一次肩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光荣使命的动员部署。我深感,建设好江苏是我们每一个江苏人的使命担当,我们应该进一步开阔视野、心怀天下、凝聚乡情、汇聚力量,来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培养和吸引各方面人才,为江苏的发展一起努力奋斗。我相信,一个更加繁荣美丽的江苏,必将在文化、科技、教育、经济、对外交流等诸多领域,为区域建设、民族复兴乃至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非凡的独特贡献。
焦佑伦 台湾华新丽华公司董事长
只要用心,家乡必能领袖群伦
我是生于台湾、长于台湾的江阴人。我的父亲早年到台湾创业,虽然自己不是在家乡长大,但父亲经常会做家乡菜,并说着一口浓浓的家乡话,聊聊家乡事,从小在我们兄弟心中埋下了浓浓的乡情。今年他93岁了,仍然健康,仍旧关心家乡人、家乡事。所以回到家乡听到老家话,我每次都觉得很亲切。
改革开放后,父亲率先带我们兄弟二人到家乡发展,今天我们在家乡发展的事业都很好。最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我的两个女儿如今也在南京创业,建立互联网平台联系两岸年轻人创业和交流。
华新丽华50多岁了,对一个走过半个世纪的老企业,挑战是巨大的。如何推动企业的永续经营?如何抓住创造百年老店的机遇?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工匠精神很重要。父亲常说,用心读书书读好,用心做事事做好,用心锻炼身体好。
企业要发展好,我觉得围绕创新,要做好三件事:要尊重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智慧财产,尊重创新人才,营造允许创新失败的环境;要组织创新,企业要敢于创新、勇于变革,为发展注入活力;要应用创新,就是要用好江苏丰富的科技资源、教育创新资源和经济文化资源,弘扬好工匠精神。
只要我们用心,善尽社会责任,企业营运必能永续;只要我们用心,运用江苏人独具的匠心与精致文化底蕴,江苏必能领袖群伦、创新发展。
周海江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
我们扎根于此,更应拥抱世界
红豆是有形的情,情是无形的红豆。作为在江苏深耕60年,专注做实业的企业,我深知苏商的故土情结就是:扎根江苏、报效桑梓。
回溯漫长的历史进程,透过弥漫的尘烟,我们仍能清晰看到那些伟岸的身影,仍可真切地感受到工商巨擘的重要影响:从春秋时期审时度势进退自如的商圣范蠡,到近代毅然告别官场致力实业的张謇,再到实业救国、勉力创业的荣氏、唐氏等家族……江苏人的血液中一直流淌着生生不息的爱国爱乡的工商文化基因。百年来,正是江苏人引领了民族工业、乡镇企业的黄金时代。
今天,苏商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我们钟情江苏、扎根江苏,并不等于囿于江苏,还需要放眼全球、拥抱世界。
拥抱世界必须合作共赢。我们坚持“八方共赢”理念,即企业要与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等八个相关利益方共赢。这一理念,在红豆集团主导开发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得到了有力验证。
拥抱世界是为了领跑全球。因为任何产业都有可能成为过剩产业,但是没有一家企业注定是过剩企业。我们的企业可以去劳动力便宜的国家生产,给国内腾出更多空间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也可以去发达国家收购最先进的技术、品牌和公司,达到转型升级、领跑全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