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几天中,有一款小小的文创产品红遍江苏发展大会最强朋友圈↓
杜克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魏庆义实力代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展示自己的江苏寄语——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夏铸九笔下有“舍我其谁”的担当——
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建中工整地写下名字——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副院长胡红星和妻子同款明信片/书签撒下一屏狗粮——
这就是荔枝为本次发展大会精心定制的水墨风明信片+书签。“庐山真面目”是酱紫滴↓
三式八版的小小卡片被累计发放了1200+,几乎实现了参会嘉宾全覆盖。同时,有近300位嘉宾在背面写下了自己的江苏寄语,共话江苏发展。
【最江苏】
有人喜欢一概而论说这是个浮躁的时代,那一定是因为他还没有遇见大师。曾受教于吴冠中的扬州漆器传承人金桂清很谦和,讲起话来不紧也不慢,可以让心一下子安静下来。
接到明信片,金老显得兴奋不已,他拾起桌边的画笔,对着卡片挥洒笔墨,一笔一划的描摹起了江苏发展大会的“锦绣苏”。看,金老的明信片版漆画,打几分?
【最深情】
这一次,是南京大学特聘教授贝恩德·乌尼曼第三次来到中国。如果说7秒对视可以爱上一个人,那么三次旅行便让乌尼曼爱上了这个国家。在夫子庙灰瓦白墙绿树间,他与江南和谐相融。
乌尼曼拿到明信片很开心,写下了“Part of my heart stays always in China”的深情告白。
【最质朴】
5月18日晚间,苏小元降落南京,风尘仆仆的从西雅图赶了回来。苏小元是苏州人,曾在苏州大学任教,一位正儿八经的工科博士。这次回来,记者却注意到,他名片上印着的是“西雅图中文电台董事长、台长”。
年少时的文学情怀,年长后的家乡情怀,是促使苏小元转行的原因。“所谓返乡,就是回到那个对你知根知底的地方”,苏小元一边说着故乡,一边写下了自己对于父老乡亲的质朴祝愿。
【最年轻】
提起文化,著名作家、画家吴欢在采访中显得义不容辞:“文化方面,我们有责任延续我们的文脉,我要继续讲好无锡和宜兴的故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好一个江东弟子该做的事儿!”江东子弟多才俊,今年已经65岁的吴欢也仿佛还是那个多才的神笔少年。
明信片上,吴欢一边写下了“朋友圈”字样,一边主动加了记者的微信:“必须要跟年轻人保持联系,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这样年轻的吴欢,你惊喜么?
【最工整】
作为33年前国家教委公派的留德博士,刘百宁至今保持着学霸传统。在夫子庙,物理教授刘百宁一路跟记者聊起《论语》《老子》,儒释道和中国教育是他一直心系的方向。
听说要在明信片上留言,刘教授非常慎重:他让记者一定等会儿,他要思考。拿起明信片,刘百宁教授向桌边走去,正襟危坐,下笔从容。四字对仗,句句用心,漂亮的隶书,你被这赤子之心打动了吗?
【最暖心】
难忘的故乡、笔尖的原乡,作家毕飞宇常常袒露自己对于江苏的感情:“如果我不是江苏人,我没有生活在江苏,我的文学风貌一定不是现在的样子。”动态、开放,毕飞宇的人设与江苏有着相似的豁达和大气。在毕飞宇的心里,江苏人去哪儿都是对的,都是好的,都会记得回家的路。
接过记者特意准备的明信片,毕飞宇同样不吝惜自己的夸赞。为荔枝打广告,毕飞宇超暖心~
【最艺术】
对于傅抱石之女、画家傅益瑶来说,南京是她生命中最有乡土味的存在,“建康伟业,金陵风流,你说天下有比这更好的吗?我父亲画南京的春夏秋冬四季,是最美的四季。我觉得他爱南京爱的非常透,叫做玲珑剔透”,在傅益瑶的描述中,父亲与南京仿佛不可分割,南京是父亲和自己的家,也是延续父女俩艺术生命力的地方。
拿起荔枝的水墨版明信片,傅益瑶很是珍视,认真写上给家乡的祝福。丹青水墨,是藏在中国人心底的情结,一花一鸟、一石一木,皆有中国式的哲学,而傅益瑶正在把这种艺术传向世界。
【最直白】
热爱艺术的人一定热爱生活,这是叶继红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叶继红曾赴德国旅居十余年,回国后在南艺任教,一直与艺术相伴。当说起南京与柏林的艺术氛围,她也落落大方:“虽然中欧文化不同,但两地人民都是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
走遍世界,最爱南京,大概这便是哪怕拥有全世界,最爱却还是家乡吧~
【还有这些——】
每一句话背后都是心情,每个建议背后都是关切,嘉宾留下的每一笔印记都弥足珍贵~
隆源企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荣智健留言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留言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终身教授,美国人体运动学科学院院士朱为模留言
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李巧云留言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大学夏洛蒂医学院教授樊华留言
扬州大学江苏特聘教授朱沛志留言
澳大利亚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夏冰留言
不羁的转身、悠长的回味、婉转的思念、豪情的归来...所有的情愫都在明信片的字里行间袅袅升腾,动人心弦。永不落幕的盛会下,他们对家乡的爱同样永不落幕。
荔枝融创工场出品,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