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女婿周兆呈:助推徐州发展最强音

2017年06月11日 19:06:24 | 来源:无线徐州全媒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首届江苏发展大会虽然已经结束,但它仍得到了海内外江苏籍人士的广泛热烈响应。海外华文媒体《联合早报》为此开辟了相关评论专栏,6月4号的文章《全球化的乡贤》,更是称赞江苏发展大会虽不冠名“全球”,也是全球江苏乡贤的一次盛大的聚会,而文章的作者正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新兴市场副总裁周兆呈。

  他在文章里提到,两周前在南京出席“江苏发展大会”,让他感受到的是一场前所未有举江苏全省之力举办的高规格、大规模会议,同时也蕴含了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对接的一些趋势性变化。这次与会的海内外江苏籍精英,有着不同背景的专业优势,因为大会而结缘、扩大朋友圈,以资金、技术、人才、连接等各类资源参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显得自然而然。而另一个趋势是,江苏的企业、资本、技术开始走出去,由此更有了最为便捷、亲切的管道。这种整合全球人才与资源的视野和策略,既有内视、又有外向,已经变成了江苏这样在中国领先省份的新布局,借助“乡贤”、通过乡情乡愁这一最朴素最恒久的情感,把遍布全球的资源联系起来。

  在他看来,全球化的乡贤,既需要以同乡为根基的凝聚,在“老家”的聚会必不可少,共同的地缘认同、乡情归依,是大家从散居世界各地汇聚而来的理由,同时也需要地理空间的流动,展示更开放的发展图景,让乡贤们在不同地区创造更多新兴价值。》》》周兆呈:全球化的乡贤

  《联合早报》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份外国报纸了。作为高级新闻编辑、现任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副总裁的周兆呈,虽然不是徐州人,但一直把徐州当作第二故乡,还娶了位徐州媳妇,这位来自新加坡的著名媒体人,也从没忘记向世界推荐徐州,那他和徐州有哪些故事呢?让我们来听听吧。

  周兆呈 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副总裁(新兴市场),历任新加坡《联合早报》助理副总裁、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主编、时评专栏作家、新加坡江苏会会长。周兆呈说:每次我到徐州的话,都会要求家人或朋友提供比较有徐州特色的美食,早上喝的饣它汤,还有小笼包子等等。

  周兆呈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媒体工作,曾在新华日报、经贸导报担任财经记者。19年前,他移居新加坡,同样选择了传媒行业,他的观点理性客观、对新闻事件的评论犀利到位,在亚洲媒体的时事评论方面崭露头角。 周兆呈 曾说过,媒体人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要为社会公益而争取,去表达相关的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对社会现实的介绍,来达到传播的效果。

  带着这样的媒体责任感,周兆呈带领《联合早报》的同仁们为华文读者提供了准确高效的报道,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挖掘,让《联合早报》发展成为新加坡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章。因为一份报纸,中新两国的关系不断增进,让两国人民之间有了更好的了解,而在这个过程中间,周兆呈功不可没。 周兆呈 表示,肯定传媒界会在其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既传播信息,又解读观点,又能够做一些深度分析。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周兆呈每时每刻都在以海外媒体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说起徐州,他更是如数家珍,汉高祖的故事、两汉文化的传承……然而这些,如何能让更多人所接受?徐州,该怎样发出最有力的声音呢?这也是周兆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周兆呈说:汉文化是徐州最显著的一张文化名片,《汉乐华章》的一个歌舞演出,在大概两三年前到新加坡专程去演出,我当时就非常高兴也非常积极地去参与这样的演出去观赏,看了之后觉得特别亲切。

  古时汉风雄厚,今夕山清水秀。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情怀。如今,借助江苏发展大会的契机,周兆呈再次踏上彭城大地,这次的回乡,让他更新了脑海中对徐州的记忆和印象。他说,一定要让全世界认识这个浓情激荡的地方。 周兆呈表示,趁这样一个机会,对徐州这些年的发展以及变化做一些更深度的了解,这样的话也能够推动徐州跟海外,包括新加坡看看有哪些领域的深度合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