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江苏发展大会的嘉宾中,有一位镇江籍的杰出人物——高雨青,她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合伙人,专注语言翻译研究工作已经26年了,拥有三十多项语音识别翻译技术专利。她研发的全球首个同声翻译系统“MASTOR”,还被麻省理工科技评为“影响人类生活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
高雨青说:“我们镇江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所以(我)从小来说,对科学的领悟,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是从小就养成的兴趣和习惯。”借江苏发展大会邀请之际,已经在国外工作20多年的她,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内心十分感慨。
高雨青说 :“很抱歉,很少有机会回来看‘母亲’,即便来也是非常匆忙的,一个晚上,或者最多两个晚上。这次回来感觉家乡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即便是像大市口,或者东门广场,都跟以前很不一样了。”
今年56岁的高雨青,出生在当时的镇江高淳。从小,她就对科学研究格外感兴趣。
高雨青说:“我天生就对科学有兴趣,对自然有好奇心,对自然有探索精神。”
70年代末,高雨青从镇江一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邮电学院。在之后的10年里,高雨青又先后获得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学士、硕士学位、东南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高雨青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工作,并获得国家级表彰。不过,她并不满足于此,1992年,她前往法国读博士后。凭借专业的电子通信、语音识别方面的知识,1993年,她被美国苹果公司相中。
高雨青说:“我在苹果公司是做语言识别的,就是说计算机能够听懂人讲话,它把你讲的话变成文字。我们在苹果的时候,领导了第一代(中文)听写机。后来我去了IBM研究中心,它做语言识别(翻译)是最领先的,所以我当时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就是到那里工作,跟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一起工作,后来我95年加入了IBM。”
将要说的话直接语音输入,经过同声翻译处理,实时转化成另一种国家的语言。这就是高雨青在IBM研究中心,领导研发的全球首个语音翻译系统“MASTOR”。这一方便快捷的语言翻译工具,现在已经被很多人运用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在她看来,从事语音翻译研发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高雨青说:“从2001年开始到2008年,我们做语音翻译做了有8年。我一直有个信念,那就是人和人之间,甚至不光是人和人之间,还包括国与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很多矛盾是因为不了解,互相没有机会了解对方的文化和背景造成的,这是我对这个学科研究的信念。”
为了研发语音翻译系统,高雨青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过,她并没有满足于此。为了寻求更高的突破,2015年,她又加入美国微软公司,任职知识图部门总监。对于人类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她正在探索新的发展。
高雨青说:“ 我现在领导做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最前端的,叫知识图谱,相当于我们要做成一个电子版的百科全书。在我们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管是抽象的也好,实体的也好,都是entity(实体),都有关系,因此也就能联系起来。比如你要做一个人机对话,我要问你一件事情,我可以马上把你想要找的事情全部找出来。”
对于人类人工智能发展,高雨青做出了大量的贡献。而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家乡的科学建设当中,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雨青说:“我有这样的一个愿望,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科研经验,可以拿来帮助家乡的建设。比如说,江大、江科大这样的科研机构,我们可以跟他们建立一些合作。在镇江城市发展低碳、生态环境方面,我也愿意希望为家乡出一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