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不断流徙的大时代,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心之所系,一个是身之所在。香港南通同乡会会长、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杨耀忠也不例外。虽然旅港多年,家乡江苏是他从未停歇的惦念。在7月初江苏组团赴港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系列活动上,谈及两个故乡的变化与未来,杨耀忠向荔枝新闻记者娓娓道来。
杨耀忠(资料图)
杨耀忠祖籍为江苏南通,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因对港教育改革贡献突出,曾于2001年获铜紫荆勋章。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家乡南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让杨耀忠感慨万分:“无论是道路建设、城市规划还是文化建设,都给我一种大都市的面感觉,跟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南通读书的时候真的完全不一样。”杨耀忠回忆,那时候的南通还没有对外开放,交通也不方便,“每次回南通都要坐船、摆渡,回一趟家乡很不容易。”
随着近年来苏港两地合作交流日益紧密,杨耀忠频繁奔走于两地之间,最近一次回到江苏,是5月应邀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对于这次大会,杨耀忠颇为赞赏:“它强调了海内外每一个乡亲的价值,既能让大家团结起来,也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自豪感。”他认为,举办这次大会充分体现了江苏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的的魄力与包容精神,而开放包容、广纳众长是江苏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应该努力把江苏发展大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大伙儿向政府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
杨耀忠返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并接受采访
作为苏港携手共创进程的实践者和见证者,展望苏港未来的合作方向,杨耀忠表示,两地在经贸合作方面已非常成功,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加强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他指出,江苏是文化大省、教育大省,香港是国际化的大都会,两地有很强的互补性,在文化方面有许多合作空间,比如举办苏港艺术名家联展、建立姐妹学校增进学生双向交流等。他以自己熟悉的教育领域为例说:“香港学校管理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包括江苏在内的内地学校比较强调严谨性和规范性,双方可以互相学习各自的优点。”因此,杨耀忠一直致力于为两地教育交流牵线搭桥。他透露,7月上旬通港姊妹学校缔结仪式将在香港首次举办,届时香港5所学校将与南通5所学校缔结成姊妹学校,以促进两地教育界互通互学、互用互进。
在2016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杨耀忠致辞
对于江苏提出的“聚力创新”战略,杨耀忠认为江苏应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不循常规吸纳人才,方能释放创新能量。在他看来,香港和内地的青年都喜欢创新、创业,如能在互联网经济等新兴领域多多交流、携手合作,对双方未来都大有裨益。谈及香港青年如何融入内地、发挥力量的问题,杨耀忠说:“香港青年开始慢慢意识到,搭内地这个便车对自己开拓事业有很大帮助。我希望像江苏这样的发达省份多发掘机遇,给香港青年一个相对低一点的门槛,鼓励他们进来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