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7月28日,南京博物院开办“浪漫苏格兰·诗意江南”特展。展览将18至19世纪苏格兰浪漫主义风格的油画与古代中国的文人山水画并置于一个展厅,通过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文物艺术品的交流与碰撞,展示东西方之间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共性。
40度的热天,正好去博物馆看展避暑哦~
展厅一览:
展览介绍:
浪漫苏格兰部分
早在十八世纪,一项新兴的文化运动改变了苏格兰的艺术、文学,甚至转变了它的国家认同感。这项运动从苏格兰狂野不羁且令人窒息的自然之美中寻找灵感,赞颂大自然的崇高和巨大潜力,鼓励艺术家们自由释放想象力和情感,这项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运动就是“浪漫主义”。
艺术家和作家们对苏格兰变幻无常的风景进行了精彩绝伦且浪漫无比的解读。他们笔下有狂风侵袭的海岸线,神秘庄严的古堡,起伏的山峰,还有迷人的乡村景观。这些描绘苏格兰的标志性画面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十八与十九世纪对苏格兰人民来说是个创新的世纪,也是巨变的世纪。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苏格兰从一个中世纪的农村手工业社会转变成近代工业社会。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艺术家们给那个年代久远的真实场景做了与众不同的阐释。
本次展览展出来自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和苏格兰历史环境局的主要珍宝,我们将通过这次展览开启探索苏格兰浪漫主义的神秘之旅。
《盖勒韦的泥煤苔藓》,布面油画,1888年
画面中,一个当地家庭在苔地上辛勤地割泥煤。泥煤是一种生活燃料,由苔藓植物分解、压缩、晒干制成的。由于树木短缺,在苏格兰高地和一些岛屿生活的居民大都用干泥煤做饭和取暖。采泥煤需要家庭成员分工协作,许多家庭甚至会联合作业,春天里,男男女女会带上篮子、推车,去苔地里拾泥煤,割泥煤,晒泥煤。画家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展现这一日常生活场景,体现了苏格兰画风的转变。
《麦克白》
这幅珍品还原了《麦克白》中的一幕。在崎岖的群山中,巫师从迷雾和闪光中飞出,麦克白和密友班柯身着苏格兰高地典型装束,平地上是整装待发的军队。画面上的混乱感和压迫感,象征苏格兰即将遭受灾难。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大师、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中创作了38个剧作,包括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苏格兰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为莎士比亚《麦克白》的创作提供了背景和灵感,马丁则用油画的形式对当时的历史文学进行象征意义的解读。
诗意江南部分
说起江南,人们总会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琵琶烟雨、茶道古韵连在一起;走进江南,自然就联想到才子佳人、诗词歌赋;解读江南,自然便找到了梦的归属,诗的居所。风物清嘉、钟灵毓秀的江南山水给予文人精神的陶冶和灵性的启迪。在文人的眼里,江南一步一景都是诗,诗在山水间,诗在性情里。
烟波浩渺的水乡古镇,浓墨淡彩的江南古城,闻名遐尔的私家园林,精致风雅的江南景物等交相辉映,勾勒出江南诗性的轮廓,凡是来到江南的文人墨客,自然便是框画这诗意的巧匠,将江南厚重的人文理念与他们清高的格调和内心的独白美妙融合。
江南文化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性文化,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主要是指江南文化中发达的审美要素以及江南人的审美生活方式。江南诗性文化具有雅致、自由、灵动、超脱的特质。它更是江南人那特有的诗性主体在这片美丽的水土上生活与创造的结果。
本次展览选取山水,园林、村落三种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化符号,将幻化做一片柔情为您呈现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诗意江南。
《漫游阴影》布面油画,1878年
灯塔通过光来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提升航海安全性。画面中的贝尔灯塔位于贝尔礁上,礁石全年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是露出海面的,灯塔建造难度极大,历经四年后于1811年建成。画家透纳没去过贝尔礁,通过参考安德鲁.梅森的水彩画以及史蒂芬森对暴风雨中贝尔灯塔的描述,结合自己丰富的画海经验,将暴风雨中的灯塔清晰还原。这幅杰作是透纳第一幅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景画,也体现了与自然抗争的人类力量。透纳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是西方艺术史上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一。
《春雨江南》
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诗意江南展选取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明清绘画、文房用品、民俗文物等,对江南符号中山水、园林、水乡所蕴含的雅致自由、灵动超脱等诗性精神做出诠释。将山水的灵动、园林的匠心和村落的古朴幻化为一片柔情,为您呈现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诗意江南……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粉墙黛瓦、青石板路、水路交织、河街相邻、吴侬软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沈周 东庄图(局部)
此图册是沈周为好友吴宽的私宅“东庄”所描绘的图景。东庄是吴宽在苏州的私家园林,也是江南士大夫经常雅集的地方。原作有24幅,明末后只存21幅。图册独立成幅,设色明丽清雅,用笔圆润劲健,所取景物各有意趣,有田野、荷塘、屋舍等,移步换景,视点高低错落,构图形式多样。充分表现了园林景点“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