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人文渊薮之地,江苏历来文化名家辈出。他们或在时代浪潮中挑起担当,或在方寸书斋间著书治学,或在广袤舞台上演绎悲欢,或在人间烟火里遍寻诗意……
为了策应“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展示江苏文化风貌、彰显江苏人文精神,我苏网推出《我苏人物之文化名家》系列报道,带您领略那些闪耀在近现代及当代的江苏文化名家风采,感受一个个丰盈而独特的生命故事。
已故作家张贤亮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我一辈子都是传奇”。因为,他身上有关“第一”的故事很多:中国第一个写性的;第一个写饥饿的;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第一个……这位从江苏走出的作家,也用力书写了锋芒与不羁的一生。
历经坎坷重执笔
张贤亮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儿时曾居住于南京狮子桥的“梅溪山庄”,在筹市口上中学。他的祖父张铭是有历史可考的名人,曾在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曾留学美国,父亲当过张学良的英文秘书。战乱年代,张家和所有的家庭一样颠沛流离。1949年,张贤亮的父亲北上北京,之后被捕入狱,1954年死于狱中。同年,在北京读高中的张贤亮因为出身“官僚资产阶级家庭”,被校方以“莫须有”的罪名开除。1955年,他携家人“移民”宁夏贺兰县。
1948年张贤亮(中)与祖父(右)、父亲(左)的合影
早在读中学时,张贤亮就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他被打为右派,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张贤亮获得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80年代的文学拓荒者
从1979年到1989年,张贤亮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几乎每一篇都曾在文坛上引起巨大震动。如今历数起来,不禁让人惊异于一个作家厚积薄发之下的创作生命力:《灵与肉》(被谢晋改编为电影《牧马人》,是新时期的经典电影)、《土牢情话》、《肖尔布拉克》、《绿化树》、《浪漫的黑炮》(被黄建新改编为《黑炮事件》)、《初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等等。
张贤亮的小说内容大多来自自身遭遇,真实而有触感,悲痛常在字里行间。他写苦难中的浪漫、写受害者的自我探寻和救赎,同时毫不回避受难者的性欲望。《绿化树》里的马缨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的黄香久,都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女性个性解放形象的先驱。
张贤亮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据记载,因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太过惊世骇俗,有抓人眼球的媚俗嫌疑,遭到很多女作家的抗议。连冰心都曾经致信发表这个小说的《收获》杂志的主编巴金先生,让他“管一管”,而巴金认定了这部作品的严肃性。著名文学史家夏志清读了这部作品之后,更是如此评价道:“张贤亮是80年代中国大陆最杰出的作家,其才华不仅远非同时代中评价甚高的阿城等人能比,甚至可以与张爱玲、沈从文等量齐观,其水准应在老舍、茅盾这样的小说家之上。”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也称赞道:“张贤亮是新时期文学界的扛鼎作家,他的作品中,人性并不都是灰暗的,身上有一股浩然之气。如果没有他的《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新时期文学界会像天缺一角。”
中国作家里最会做生意的人
除了国家一级作家身份,张贤亮还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创办的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是国内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等作品都在此拍摄。
《大话西游》拍摄场景
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内部
据悉,1961年冬天,25岁的张贤亮到距银川市20公里的镇北堡集市买盐时,发现荒滩上耸立着两座古堡废墟竟有特殊的视觉形象。20年后,1981年,张贤亮将当时已成破羊圈的废城堡推荐给谢晋做电影《牧马人》外景地,此后,张艺谋、姜文、陈凯歌、周星驰等著名电影人追寻“荒凉”鱼贯而来。张艺谋的《红高粱》,让镇北堡名声大振。
1993年,张贤亮创办了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把这个荒凉的地方打造成了4A级景区,成为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电影电视的著名外景拍摄基地。
《红高粱》拍摄场景——月亮门
从未逃脱争议,从未惧怕非议
尽管身为董事长,但张贤亮却一直没有停止写作。2009年,沉寂多年的他推出了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一亿六》,不过该作品一发表,就引来了诸多争议。不少人看完后大跌眼镜,小说写得如此之俗,让人怀疑这是否还是当年那个写下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张贤亮。
面对种种非议,张贤亮并不在意,“我就是要这样的效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第一部无厘头闹剧《异想天开》就是我写的。我用无厘头的手法写很正的题材,要是写得太严肃,谁看呀?”
从早年书写“伤痕之美”,到西部影城“贩卖荒凉”、“展示苦难”,张贤亮一直都没有逃脱过争议。张贤亮曾说:“我身上集中了强盗、流氓、劳改犯、书生、英雄、作家等各种人的特性,我就是一个复杂的中国人的代表。即使我再被打倒,我也知道曾经辉煌过,历史上、中国文学史上永远不会抹掉我这一笔。”
梧桐依然繁茂 斯人已归尘土
1955年定居宁夏后,生活与事业的重心都在大西北,张贤亮很少有机会回到南京。在散文集《故乡行》中,他提到1985年的一次还乡之旅:“虽然街市铺面变化很大,但车到“狮子桥”我马上就能认出我的出生地。原先偌大的‘梅溪山庄’改建成了一座电机厂,只有儿时曾在下玩耍的一棵梧桐树依然繁茂。”
背井离乡多年,乡情始终萦绕在张贤亮的心底。有记者这样回忆了2004年在西部影视城与张贤亮的一次闲聊:“在知道我们来自江苏时,他禁不住凑上来,坐在了我们对面,那种对家乡人的亲近,从他的眼中透射出来。我问他有多少年没回江苏了?他略一沉吟,‘有好些年了’。刚想再说些什么,有人来叫他,他不得不站起身。但还是一步三回头地说:‘你们坐啊,你们坐。我一会再来。他食言了,因为人太多,他也太忙。’”
2014年9月,张贤亮与世长辞,享年78岁。他这一生的传奇,随之归于尘土。
(来源/新闻晨报、网易新闻、中国江苏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我苏网综合;编辑/刘静 实习编辑/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