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视频,读懂孙晓云
编者按: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有着崇文尚文的优良传统。当代江苏更涌现出众多文化名家,形成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
为了展现江苏当代文化风貌,展示江苏当代名家风采,我苏网将持续推出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制的《文化名家——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系列专题片》。
以下为系列专题片之《孙晓云:书以载道,自然天成》。
她以女性的细腻敏锐,深入帖学传统;她曾7次获全国书法大奖,又于近年摘得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她的专著再版16次,成为书法理论研究的范本。她就是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孙晓云。
1955年,孙晓云出生于南京的一个书法世家。她的外公是古文字学家、金石书画家朱复戡,被“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吴昌硕称为“畏友”。外公把一生所学、所爱,都教给了孙晓云的母亲和舅舅。可以说,学习书法的传统在孙晓云的家族里代代传承。
3岁时,孙晓云对书法的天份和兴趣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当大人们在下棋时,孙晓云就在旁边有模有样地临写棋子上的字。很多字她都不认识,但还是依葫芦画瓢地写着。
上小学时,母亲教她临写柳公权《玄秘塔》《九行宫》中的大字,王献之《十三行》中的小字,并且严格要求她,每天必须完成一张大字一张小字的练习任务。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孙晓云不仅学会了写字的基本方法,还学会了辨识文字的间架结构,她对汉字的造型非常敏感,哪个角度偏一点,笔画长一点,短一点,都能立即体会出来。
孙晓云还曾经模仿母亲的笔迹和口吻给舅舅写信,最后煞有介事地写上“妹示”二字,舅舅竟然没有看出蹊跷来。很多年以后,当舅舅回忆起这些事情时,孙晓云才说是自己写的。
正是有这样的扎实的书法基础,使得孙晓云的字在同龄人当中格外优秀,而此时的孙晓云也只是把书法当作她的一个爱好而已。
1973年,18岁的孙晓云高中毕业,报考南京艺术学院,因为家庭原因没被录取,在知青下乡的热潮中,她落户到了农村。
当时,孙晓云负责抄写黑板报、大字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姑娘的字写得真好,于是,就把所有文字的差事都交给了她,而孙晓云更是乐在其中,不断地体会着书法的奥妙,楷书、隶书等字体都能应对自如。
五年的知青日子,让孙晓云有机会大量地练字,但苦于没有学习书法的资料,直到1977年,孙晓云考入南京军区,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相对安静的环境,使她有了更多的时间研习书法。
那时,她买了不少新出版的古代碑帖,常常一个人待在图书室里研读、临写。特别是在上海买到了上下两册的《历代书法论文选》,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书法理论。她爱不释手,熬了个通宵,终于把这两册书读完。
在读书的过程中,孙晓云产生了很多的困惑。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她报考了江苏省国画院进修班,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加入了亚明创办的中国画培训班,在这个年轻画家的队伍里,孙晓云一边练习书法,一边跟徐乐乐、常进等同学学习中国画。专注于书法的她在画院里显得格外出挑,她将绘画中的“水墨”、“结构”、“用笔”等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写字中,使她对书法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那时,她主攻帖学研究,以王羲之、王献之的书风为根基,兼攻诸家,尤其在笔法技巧上苦心钻研,渐渐地融会贯通。她发现,日记信札是古时文人最常用的书写形式,王羲之留下来大量的信札,《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平安帖》等,或古朴典雅,或行云流水,特别是《兰亭序》,她觉得记叙兰亭的山水之美和聚会时的欢乐之情,就是记录生活,对此,孙晓云极为推崇。这也促使她保持了几十年行草纪事的习惯,她的《怀素》、《近日》等信札日记类书法作品,用笔圆润率性,笔锋浑厚遒劲,行笔自然洒脱,气势连贯。
年轻的她在书法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这吸引了不少书坛前辈的注意。1985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书法教授尉天池先生的帮助下,孙晓云从部队转业到了南京书画院工作,专心从事书法的钻研,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书家生涯。
当时,南京书画院里荟萃了一批经过高等书画教育的精英,尉天池先生的提携,改变了孙晓云前进的道路,名师们的指点,让她受益匪浅。在不断地实践中,她的笔法愈加娴熟,结体雅致端正,章法浑然天成。第一次看孙晓云的字,往往会有错觉,不相信这样的字,出自一个女性书家之手。
因为中国书法,特别草书,随时变化的果断和力度,大开大合的气场,都不是女性能够轻易把握到位的。字如其人,一个人的性情、气度,甚至年纪,在字里行间都可以表露无遗,这一点,孙晓云深有体会。
《将进酒》是孙晓云的草书代表作,取自李白同名诗篇,书者只有在宽博浩逸的创作心态下,才能达到与诗仙豪放洒脱的气韵一致。在这幅作品中,用笔轻重得当,收放自如,一气呵成,颇多丈夫气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与李白描摹的情境极其吻合。
1986年,孙晓云获得了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作品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多次获得全国性书法大奖,这样的荣誉让孙晓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在书法的道路上,她始终不骄不躁,保持初心,精益求精。她的作品风姿潇洒,多以大字应世,而小字则力追王羲之。除了书法创作,作为一个女书法家,她时常思考,在书法这个领域中,女书法家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呢?
结合自己从小学习书法的经验,她总结出了“女红”理论,找到了自己“女书家”的定位。孙晓云在一幅小楷作品中写道:“书香门第女子,须通琴、棋、书、画,凡属擅长此类者,皆谓之‘女红’。”在她看来,女红是最贴近最合适女人的一种艺术形式。若是能以“女红”的态度对待书法,将它看成绣花,便能平心静气,细腻专注地对待它。
孙晓云的楷书《心经》作品,内容取自于佛家经典《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整幅作品显得空灵而不失厚重,其中“相”字如果没有竖勾,整个字就很轻,这是因为在结字中,用笔不是一个层次,基本上都是用笔尖接触的,但加上笔墨稍重的竖勾,厚重就把整个字压住了。还有“罗”“自”“般”等,这样的例子在整幅作品中比比皆是,不同结字方法,在孙晓云的运用下,使得这幅作品和谐有序,自然天成,这就是她的独到之处。
2001年,孙晓云所著的《书法有法》正式出版,在书法界引起重大反响。她在这本书中这样写道:“我不想做书法史论家,也做不好。我的所有研究都与实践有关,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换来一个清醒的、客观的头脑,这才是我研究的最终目的。我已习惯将书中的句号改成问号,然后经过思索、实践自己再画上句号。我坚信古来所有的观念,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玄而又玄的,一定是由无数个实体构成,一定是非常朴素实在,具体可行的。这是我写这本书的思路,也是信念吧。”
“我想重复一下书中已引用过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话'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面对一地璀璨的珠宝,我一直在找一根绳子把它们串起来。古希腊哲学家的话,就是我要找的这根绳子。在这根绳子的串引下,我大致制作了这样一根项链: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八分书”、“楷则”?什么是书法中的“势”?“五字执笔法”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屋漏痕”、“折拆股”“意在笔先”等究竟何指?“笔法”图解细释、书写工具、姿势与书法发展的关系。“章草”与书法演变终止的关系。提出“美化”与“隶化”的概念。“完法”、“尚法”、“变法”、“无法” 阶段的划分。“帖学”与“碑学”的实质。历史上主要书家书写风格的破解。“书画同源”的本意,何谓“文人画”,书法和绘画的分界线等等。
14年来,《书法有法》再版16次,创造并保持了同类书籍的再版次数以及销售数量的纪录。
近年来,孙晓云在保持自己书风纯正的同时,不断深入传统书法,并以传统经典丰富自我个性,这让她的成功颇具当代意义,成为典范。
2013年4月,中国书法最高奖项——“兰亭奖”为孙晓云颁发了艺术奖。这次评选改变了以前评单件投稿作品的形式,而是考察书家的综合能力。在颁奖现场,孙晓云发表了这样的获奖感言:壬辰冬月,年近60花甲荣获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欣喜之余当不忘懈怠,以传承中华传统书法为己任,努力做人民大众喜爱的艺术家。
写好书法这个事已经不能简单地以“书法家”来简单框定。因为它是一个全民性的事情。需要全民的参与和评判,才能获得勃勃生机。作为书法家,孙晓云对年轻一辈的传承很是看重,还专门成立了“孙晓云书法奖励基金”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在书法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同时,她还很看重中国书法艺术的国际影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
从兴趣到职业,从责任到理想,在孙晓云半个多世纪的书法艺术之路上,一笔一划从艺,一言一行做人,正如她所坚守的,书以载道,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