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家】吴俊发:承上启下,俯首为牛

2017年08月23日 20:02:53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戳视频,读懂吴俊发  

  编者按: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有着崇文尚文的优良传统。当代江苏更涌现出众多文化名家,形成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

  为了展现江苏当代文化风貌,展示江苏当代名家风采,我苏网将持续推出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制的《文化名家——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系列专题片》。

  以下为系列专题片之《吴俊发:承上启下,俯首为牛》。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用版画勾勒出一幅幅战斗“檄文”。在和平年代里,他开创了江苏木刻水印版画流派。他的版画是语文课本里难忘的经典。他就是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荣誉奖章获得者吴俊发。

  初春,雨后的江南,依然稍显湿冷,但青枝绿柳、暗香浮动的景象,都明确地告诉世人这春的生机。在紫金山南麓的一间书房内,年近90岁的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细数着时光的痕迹,当年开创江苏木刻水印版画流派的坚韧与艰辛,亦或是提携新人时的努力与坚持,都用这独特的方式,镌刻在乍暖还寒的季节里。

  1927年,吴俊发出生在江西广丰大石乡翁家村,当时他的名字叫翁元法,由于家庭贫困,3岁时,翁元法被镇上的吴家收养,改名吴俊发。

  吴俊发的养父是个木匠,生活并不宽裕的父亲,却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硬是省吃俭用把吴俊发送到私塾去念书。这对吴俊发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不仅如此,上天似乎也特别眷顾吴俊发,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出了绘画天赋。

  每天放学后,吴家的门前,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孩子的身影。他蹲在地上,在父亲为他备下的木板上写写画画。对于吴俊发的这个爱好,父亲一直赞赏有加,这样的鼓励让吴俊发对画画的兴趣更为浓厚。平时总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常常是饭可以不吃,但画不可以不画。

  1943年,16岁的吴俊发赴省立贵溪乡村师范学校就学,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版画。

  版画这门特殊的绘画艺术,是以刀为笔,在木、石、麻胶等版面上雕刻出图案,再印刷成图画。其中木刻版画以其独有的刀味和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说起当年那位把他领入版画大门的老师,吴俊发很是敬重和感激。刚到学校不久,老师就给他看了一本木刻画集,并让他了解了全国一大批知名的木刻画家。

  老师更是细心地教他如何创作版画,从怎样握刀、怎样刻画直线、曲线、点,到使用各种刻刀达到不同艺术效果。

  数不清用坏了几把刻刀,刻坏了多少木板,握刀的手也渐渐磨出了茧,吴俊发已经能够发挥刀法与木质的特性,完成一幅幅作品了。

  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让吴俊发了解到,画画可以丰富妆点人们的生活,也可以作为一种武器,与敌人做斗争。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祖国河山正惨遭日寇铁蹄的残酷蹂躏,全国人民无不奋起抗击、浴血奋战。因为版画具有创作周期短、便于大量印刷、传播迅速的特点,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斗的艺术”、“大众的艺术”。

  这些宣传版画以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强烈地震撼着吴俊发热血沸腾的少年之心,启迪着他用画笔作武器,展开对日寇勇敢的战斗。吴俊发创作的《被征之后》、《为了活下去》、《运砖船》等大量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和争取民族解放的版画作品就在这时完成,并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木刻展览会”。

  抗战胜利后,吴俊发迫切地想要提高自己的版画创作水平,但是又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一个偶然的机会,吴俊发的一位老师对他说,可以去江苏的正则艺专找吕凤子先生。

  吕凤子是著名的画家、教育家,徐悲鸿、刘海粟都曾是他的学生。他于1942年创办了正则艺术专科学校,专门培养艺术人才。

  吸引吴俊发来到这里的还有一个原因---江苏从古至今的版画渊源。

  江苏堪称是中国传统版画的发祥地之一。往昔,汉画像石刻为中国古代艺术留下璀璨的一章。明时,皖人胡正言于金陵创十竹斋书谱,稍后又有姑苏桃花坞木板年画,晚清,金陵刻经处曾刻印多幅佛教人物,皆成就斐然。

  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令求学心切的吴俊发无比向往。

  恩师吕凤子先生热情地收留了他,不仅为他解决生活问题,更悉心引导他跨进艺术的殿堂。

  吴俊发经常说,吕凤子先生教给了他八个字“艰难定稿、迅速成图”,就是在构思成熟的时候便开始构图,反复推敲,成画时,要集中精力,一气呵成。成为他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一条定律和法则,受用一生。

  在名师的指点下,吴俊发开始探索水印木刻的技法,研究明末水印画谱的优点以及苏州桃花坞年画的民间特技、绝活等。

  水印木刻是在木刻版画的基础之上,先用水粉等水性颜料刷在板上,然后再印在吸水性的纸上,从而能产生出干湿、浓淡、虚实、强弱的对比效果和水韵、墨彩的交触变化。富有韵味和情趣,在技法上独树一帜。

  在吕凤子老师的指导下,吴俊发的版画技艺愈加纯熟,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修养和创作力大大提高,此时,正是解放战争时期,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主编地下党刊物《正报》副刊《诗与木刻》、《苏报》副刊《浪花》,在这些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对宣传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艺术文化领域更是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凭借着深厚的版画创作功底和丰富的革命经历,在艺术界,吴俊发有着极高的声望。

  1954年 吴俊发与著名画家傅抱石受命筹建江苏省美术馆,并担任了江苏省美术馆的第一任馆长。

  吴俊发亦如当年的恩师吕凤子先生一样,也在尽最大的可能帮助着热爱艺术的年轻人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展开艺术创作。

  吴俊发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为了积累创作素材,他每年都要外出采风,跋山涉水、深入生活,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版画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幅插图---《方志敏》。

  正式开始创作《方志敏》前,吴俊发再次阅读方志敏的遗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时,依然会被这位家乡的烈士深深打动。正是这份感动与敬仰,使其对这幅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此期间,吴俊发先后画了好几幅稿子,并将它们刻了出来。但是他均不满意。觉得画面表现的场面虽然很大,但是构图很平,没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于是,他就不断进行改进,没想到这一改就是近5年的时间。

  直到1956年,一次偶然的发现终于让吴俊发此前众多的积累化成灵感迸发出来。

  正值中午,阳光从背后透进来,强烈逆光效果带来的黑白反差,让方志敏的英雄形象高大而鲜明。吴俊发激动万分:终于找到了!

  1956年,《方志敏》首次公开展出,立即获得了一致好评,并在1957年进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全国美展”时,一举成名。它将方志敏大义凛然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用近5年的时间创作一幅作品,对于吴俊发来说,这是他创作生涯中的常态。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版画作为与敌人斗争的“匕首”作用越来越淡化,让吴俊发开始寻找新的创作主题。

  此时,艺术圈内对于“这一时期版画艺术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度并不明确。吴俊发等一批骨干力量,也在不断地摸索,最终他们选择从生活的感受和社会与人民对艺术的要求出发,把视角对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在各个战线上劳作的人们,创作了大量现实题材版画和风景版画。

  当然,这样的效果并不是走马观花的采风就能达到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着吴俊发深入体验的感悟。

  《农具厂炉间》《一片新绿》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吴俊发的手中诞生。这些作品画风严谨,即使艺术夸张,也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工创造的。

  在《农具厂炉间》中,炉具间繁忙的氛围,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都通过吴俊发笔下的刻刀一一展现出来。

  《一片新绿》则采用上中下的构图,出奇制胜,画面颜色的运用上尝试用欣欣向荣的绿色为基调,加之黑白灰层次刻画人物及场面,不仅摆脱了传统的构图模式,而且开创了使用水印的方法来表现江南水乡风貌的先例,为风景版画开辟了新路。

  在吴俊发的探索和引领下,江苏水印木刻努力追求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由此创作出一大批风格全新的水印木刻画。

  它们以创作风景为主体,尤其表现江南水乡自然景物,风土人情;追求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重视水印韵味和黑色的运用;将木刻的刀味、木味、黑白对比等优点,和水印表现手法相结合。当时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是“揉水墨、金石和木味为一体,溶国画写意与版画刀笔为一炉”,因此被推为版画界的“江苏画派”。

  在江苏水印版画流派的创立中,吴俊发是一个开创者的角色。而开创与传承一直是艺术圈内不可分割的两条脉络,这对于吴俊发来说,亦是如此。他在不断开创的过程中,也将传承者的角色塑造得相当完整。

  他先后举办了多次版画展览,为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培养了大批爱好者,同时还力促各级版画组织的建立。

  为了能够让江苏水印版画流派发展壮大,以吴俊发为首的版画艺术家,还想出了办“进修班”这样的传承交流方式。

  进入七八十年代,吴俊发的水印版画创作登上了又一高峰,《人民的好总理》《燕子矶》《漓江倩影》等佳作迭出。

  《茅山颂》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他用气势磅礴的刀法,气贯五岳的章法,酣畅淋漓的墨韵,来表现壮阔豪迈的情怀和鲜明的时代感。

  不仅是版画,吴俊发在国画方面的造诣同样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他于19841月应邀为中央军委北京京西宾馆一号会议室创作的大型水墨画《长城颂歌》,画右上方有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题诗。这幅长500厘米,宽430厘米的巨幅山水作品,构图严谨,气势雄伟,让每一位看到这幅画的人精神无不为之一振。时至今日,《长城颂歌》依旧悬挂主席台前。

  走过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用版画作品激励世人与敌斗争;迎来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他用自己的作品记录着这美好的时代。如今,吴俊发已近90高龄,当年在他手中飞舞的画笔刻刀也早已束之高阁。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时代印记,却早已通过他的作品,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