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更大了!南京将进入深度老龄化

2017年08月24日 20:59:09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 , 走在街头巷尾 , 我们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国际上通常认为,当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7% 时,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初级阶段;当占比达到 14% 时,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深度阶段;当达到 20% 的时候,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超级阶段。8 月 24 日,南京市统计局发布《南京人口老龄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数据显示,江苏大部分地区目前正在向人口老龄化的深度和超级阶段演进。其中,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早在 2005 年南通市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就已经达到了 15.20%,成为江苏省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深度阶段的城市。南京市 2016 年 65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 10.97%,这说明南京正逐步向人口老龄化深度阶段加速发展。

  【现状】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你体会到了吗?

  数据显示,2011-2016 年,南京市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由 2011 年的 659.8 万人减少到 2016 年的 648.90 万人,减少了 10.9 万人,内部结构老化的趋势愈加明显。2010 年,南京市所辖各区老龄化系数均高于 7%,人口年龄结构为成年型的地区基本消失;至 2016 年,南京市整体及各辖区老龄化水平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较 2010 年上升 1.79 个百分点,年均增长 0.36 个百分点,其增长速度是前 10 年的 5.14 倍。从整体上来看,2000-2016 年南京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处于加速推进状态,向老龄化深度发展趋势明显。

  老年人多了,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就变大。统计数据也说明这一情况,南京市老年人口的抚养比,由 2010 年的 11.29% 上升到 2016 年的 13.99%;少年人口抚养比也呈上升趋势,从 2010 年 11.71% 上升到 2016 年的 13.46%。可见,南京市人口总抚养比负担逐年加重,很多人都感觉"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更大。

  江苏的老龄化还有个特点,那就是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上较为"年轻"。2000 年,全省 13 个地级市均进入了老年人口初级阶段;2005 年,以苏中地区的南通市为首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深度阶段,其他地级市虽未进入,但是其人口老龄化却逐渐加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程度阶段的地级市越来越多,并由苏中向苏北 , 再向苏南蔓延,苏北地区蔓延趋势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反而慢于以上地区,呈现出"越富越年轻"的规律。

  【挑战】 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人口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会大幅上升,医疗、养老的压力随之而来。据调查,南京市 90% 以上的老人参加了养老保险,97.2% 的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但老年人口用于居家养老的医护费用却难以在医疗保险中支付,缺乏转换管道,特别是对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这无疑降低了老年人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与此同时,南京市的养老服务队伍亟需扩大。据南京市民政局统计,目前南京市养老服务需要护理人员约 4.3 万人,但现有持证上岗的专兼职养老护理人员总数只有 3000 多人,缺口高达 4 万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