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生,江苏无锡人,无锡某酒店电工,背包客。酒店淡季时,他喜欢扛着相机,乘坐适合自己收入的绿皮火车旅行。
2006年至今,坐过325趟绿皮火车,行程估计超过13万公里。2015《绿皮火车》获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摄影大奖。
钱海峰:追绿皮火车的无锡人
钱海峰接过美国休斯敦摄影节艺术总监、创始人温迪•瓦曲丝为他颁发的2015连州国际摄影节“刺点奖”的年度大奖。他举起奖杯说:“这个奖不是属于我一个人,而是应该属于他们(火车上的乘客),我是替他们来领奖。”
绿皮火车,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运营的火车,是一种即将被淘汰的火车,速度因车型而异(2014年后铁路总公司将动车、高铁以外的空调车逐步重新刷上绿色)。车厢里没有空调和电炉,喝的水都是锅炉用煤烧的,价格和票价也因此而极其便宜。
2006年至今,乘坐过325趟绿皮火车,行程估计超过13万公里,可以绕地球3圈多,计拍摄了20万张左右的照片……绿皮火车,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虽然很难称之为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对于有过那段乘车经历的人来说,是某种难以舍去的情怀。
Q1、你的第一台相机是美能达X-700单反照相机,现在常用的是哪一台相机?
1995年为了给出生的女儿拍照,记录女儿的成长买了台美能达X-700套机。现在常用的照相机是尼康D700 , 35MM和50MM2个镜头,这只照相机快门按了20多万次,照相机黑色的边缘都磨出了金属的质地。这个相机早就停产了,我用得很顺手,蛮好,能用就行。
Q2、从2008年拍摄至今,累积乘坐了多少趟火车,拍摄数量有多少?
我是2006年开始坐着火车背包独行的。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王福春老师的《火车上的中国人》,在王福春老师的镜头里,火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充满生活味道的社会,这些照片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想,经常坐火车,可以这样记录,从此以后,背包上路,坐上火车,就会在车厢里拿起照相机,记录一下车厢里的生活。
至今坐过325趟绿皮火车,行程估计超过13万公里,可以绕了地球3圈多了。几乎遍布中国的铁路线,最东到黑龙江的东方红站,完达山的一个小镇,最南到广西的凭祥站,也就是中越边界的友谊关那里,最西到新疆的喀什站,最北是黑龙江的漠河站。
这么多年背包独行在路上火车上共计拍摄了20万张左右的照片。
Q3、2015年夺得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奖”之后,这两年在忙些什么?
连州获得大奖后,感觉自己一下子从一个幕后的摄影爱好者推到了大众的面前,这2年媒体的采访不断,还有各种摄影展和摄影比赛会有朋友推荐邀请我参加,当然,我会选适合自己的才会去参加,现在的各种影展比赛啊什么的太多了。但还是会抽出时间来,继续在路上火车上拍摄。
Q4、谈谈即将在法国开设的影展吧,契机是什么?
6月收到法国梅里尼亚克市长Alain Anziani亲笔签名的邀请函,10月份将带着我的绿皮火车作品参加法国梅里尼亚克摄影展,看了发我的简报后了解到这次摄影展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3个专辑,都是法文的,很多看不懂。我的作品是法国尼埃普斯博物馆的馆长弗朗索·萨瓦尔推荐参展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是尼埃普斯拍的),他2015年在连州看到我的作品后,觉得非常棒。
去国外参展可以和国外的摄影师互相交流学习,开拓一下视野吧,虽然存在着语言沟通的问题,好在视觉的语言是相通的。
Q5、在此前的一些报道中,你提到拍摄更多依靠的是直觉,作为一名“非专业”摄影师,你认为摄影的核心是什么?
摄影的核心我还真说不上来,只能谈谈自己对摄影的一些感受。说到直觉,其实直觉也是不断拍摄中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我把看到的,感受到的,直接的纯粹的记录下来,看似比较随意的,但这种随意不是没有技术,不要技术,只有拍的多了,才会找到自己的镜头感。那种感觉是最好的,没有刻意,在不经意中拍摄的照片反而有意味。
还有我把摄影当一个媒介,拍下绿皮火车上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看,采集了绿皮火车上大量视觉的证据,拍摄时间跨度长,范围广,信息量非常大,可以说是我个人拍摄经验在火车上全方位的扫描记录。如今是高铁时代,绿皮火车渐行渐远,大量的退役,这些照片有一定的文献史料价值。
Q6、今后会依旧将视野聚焦在绿皮火车上么?打算接着拍多久?还有什么领域是你感兴趣的?
这是一个目前没有终点的计划,只要还有绿皮火车运行,就会持续下去,力所能及、全面彻底地记录。
在路上火车上我的镜头始终记录着老百姓的生活,要说还有什么领域感兴趣的话,那还是人,还是老百姓的生活,用手中的照相机真诚的记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2017年2月12日成都至上海3218次列车上
2017年1月11日 大同至包头6055次列车上
2016年7月13日怀化至梅江7272次列车上
2016年1月10日深圳西至信阳1204次列车上
2015年6月27日麻城至淮滨8332次列车上
2015年1月27日阿尔山至白城4346次列车上
2014年2月25日六盘水至昆明6061次列车上
2013年8月1日丹东至龙井6345次列车上
2013年8月16日太阳升至通辽4342次列车上
2012年7月30日西宁西至格尔木7581次列车上
2010年11月30日榆林至西安7005次列车上
2008年7月21日徐州至哈尔滨1470次列车上
“今天的摄影越来越被方法所左右,纯粹观看的直接摄影似乎被许多当代摄影人所不屑,有些新的摄影样式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揭示与批评也越发象虚以委蛇或隔空击掌的游戏。而钱海峰则是个另类,作为一个饭店电工,他以一个背包客和摄影发烧友的身份,以绿皮火车这一平民化的出行方式为观看半径,用镜头直白地记录靠绿皮火车这一出行方式维系的普通百姓及其生活方式。他的大量而丰富的行走记录,还原了被主流观看所无视的边缘化生存的现状。绿皮火车被逐步退出历史,则无疑忽视了这部分人群的需要。同时钱海峰的《绿皮火车》无疑给沉浸在“小时代”梦境的我们兜头浇了盆冷水。 ”
——钱海峰摄影作品《绿皮火车》策展前言 唐浩武
“作为摄影家的使命,他的影像记录的《绿皮火车》所代表的某种中国的群像,不在于经典的代表作有几张,而在乎非典型的原始场景,是大数据时代暗含的个体无意义整体有价值的辩证法,是生活的“无意义”成就了这种美学对应。经典定格的时代或许早已过去,每一个个体的自在自由是时代预留给我们的遗产。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自我影像的提供者和消费者。而职业记录,成败在于你有多少个累积供人们选择。在此意义上,《绿皮火车》完全是个国家记忆的档案样本。”
那些困苦或悠然的行走 ——赏读中国底层生活的摄影样本《绿皮火车》徐杰
《绿皮火车》自2015获得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大奖后,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南都、一条、中国摄影杂志、法国鱼眼杂志等等媒体相继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绿皮火车》也逐步走向国际,受邀参加京都国际摄影展,法国梅尼亚克摄影展等等。
今晚(9月17日)一部关于钱海峰的专题片在央视《讲述》栏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