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砖上的那些“南京印记”

2017年11月02日 09:40:05 | 来源:南京晨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对于有600年历史的明城墙,大多数南京人只知它的沧桑和风雨,对这城墙的本身却知之有限。由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编撰的《南京城墙砖文》,这本厚达400页的研究论著专门讲述了南京城墙上的砖文故事。

  几千万块几乎一样的砖,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用了十年的时间,发现了一系列在明城墙的修建过程中留下名姓的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而其中更为珍贵的是砖文中有一部分带有南京的地名、庙名和人名。该书的主编、明城垣史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专家杨国庆先生向记者披露了那些“南京印记”。

  明朝初年南京5县全有记载

  因为修建明城墙的砖石多为江西、安徽等外地砖窑厂所造,因此,砖石上关于南京的记载也不多。即使这样,专家们依然从浩渺的砖石城墙中发现了当时南京5个县的记载。

  明朝初年,南京称“应天府”,除了下辖上元县(今南京主城北半部及南京城墙之外部分地区)、江宁县(令南京主城区南羊部及南京城墙之外部分地区)、溧水县这三县之外,如今不属于南京的溧阳和句容,也是当年应天府的下辖区。砖文还体现了明朝初年的县乡制度,根据砖文上对地名的记载,工作人员发现,明初时期县下设乡,乡辖保。

  而在明洪武以后的砖文中,“金陵”这个南京的代名词也时有出现,比如砖文“金陵工程局”,有的砖文上,硕大的“金陵”二字清晰可见。

  京天界寺有105顷田地要出105个人力

  工作人员发现,明洪武6年后,县、乡和保各级的官职称呼被总甲、甲首和小甲替代,比如,砖文记载“总甲王勉、甲首杨原帅、小甲王必富”。杨国庆告诉记者,他们在一块有关南京天界寺的重要砖文上破解了这些“奇怪”的官职。

  按照明初朱元璋的规定,修建明城墙要“一顷出一夫”,即家有多少顷田产就需出多少人力。天界寺当时获赏赐田地合计105顷,按照规定,便需出105人参与修筑明城墙,这给僧人带来极大的困扰。该寺住持行椿便上书,宁愿将所赏赐田地全数归还朝廷,理由便是“每顷一夫,常住盘费艰难”,因此才“将田土献纳还官”。

  在砖文上,天界寺被明确称为“甲首”,杨国庆推断,甲首所拥有的田产数目至少应在105亩以上,由此可见,总甲的田产会更多,相当于“富豪”,小甲的富裕程度则相当于“中农”。

  同时,“一顷出一夫”也意味着朱元璋要求臣民“有钱的多出力”,也因此,才有了“富商沈万三修建了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一”的说法。同样,砖文上“雇人”一词也变得容易理解:田产富足之家找不出相应的人力,只得花钱雇用劳力向朝廷交差,这便是“雇”了。

  大报恩寺的僧人也要为造城砖出力

  砖文上有关天界寺的记载,一方面破解了“甲首”的财产数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初的部分政策,即从洪武6年至17年,修筑明城墙人人有责,僧亦不能免。

  尽管朱元璋曾为僧人,与佛教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但当时的寺庙,即便是受皇家赏赐田地的寺院,也要遵守计田出夫为建造南京城墙烧制城砖的规定,当时的皇家寺院大报恩寺也不能例外。

  杨国庆告诉记者,明城墙的珍贵砖文,帮助专家发现了一则又一则历史资料。同时,在当时的皇权统治下,老百姓被轻视,帝王之家自诩才是世界的主宰,他们并不主张为百姓留名。但是,这千千万万块砖石却在无意中记下了普通百姓的名字,甚至包括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被雇人”。光这点,便可称史无前例了。
(来源:南京晨报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