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苏州最小园林

2017年12月04日 15:37:58 | 来源:苏州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手机导航十分便捷的当今社会

  就连找到一家深藏的美食店都能精准定位

  你能想到,它无法搜索这样一座园林吗?

  仔细逛完一圈拙政园需要半天时间

  就连逛个艺圃都至少一个小时打底

  你能想到,站在亭内就能将全园风光尽收眼底吗?

  依据着网络上那点少的可怜的资料

  沿着人民路旁的装驾桥巷一路寻找

  几经询问,最终在一处“吴待秋故居”的木匾上

  找到了它些许的痕迹,这是一个深深的庭院

  几个院落、几处人家,正在准备餐食

  觅着饭菜的香味来到它的正门

  这里是苏州最小的私家园林——残粒园,面积仅140平方米,建于清末,是扬州盐商姚大赍宅园。1931年著名画家吴待秋离沪至苏,购买了装驾桥巷此宅园,命名为残粒园。1949年吴待秋去世后,其子吴养木住此。

  残粒园

  名字出自那句“红豆啄残鹦鹉粒”的诗句

  残粒园的确如鹦鹉嘴间的一粒红豆

  小巧、精致、玲珑……

  140平方米的空间,一套常见的商品房大小

  却石峰、小池、湖石皆具,景色错落有致

  跨过有些年头的民国风大门

  一入眼帘的就是一座月洞门

  洞门后是一峰玲珑的假山石,如屏门一般

  这样的设计许是验证了那句“开门见山”

  再往里去就是成片的太湖石假山

  由于是一处私人住宅,鲜为人知

  残粒园显得十分静谧,甚至有些形单影只

  园子的最高处西北隅,山顶有括苍亭

  这是园内唯一的木质建筑

  两面临池,一面依住宅山墙

  亭内一有尽有

  想必构建之初的园主也是懂得享受

  (括苍亭老照片。)

  面积尽管迷你,但空间利用十分紧凑

  不少古树名木长得郁郁葱葱、格外茂盛

  来的时候不赶巧,已是深秋初冬

  无法嗅到园内那棵

  树龄已达两百多年的老桂花树

  论面积,残粒园实在是迷你

  但胜在平面紧凑,每一处的建筑都恰到好处

  植物与亭台楼阁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原本这里住了一位老太太,现在年纪大了住进了养老院,园子平日里没有人,空下来久了反倒失去了人情味。”

  临走前,同住一个院落的阿姨告诉记者。

  如今,私家园林越来越不多见

  更多时候喧嚣的人群掩盖了园林本身的静谧

  使它原本的年代感略有缺失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的欣赏过园林了?

  在赋予它人情味的同时

  也请给予它一定的私人空间。

  (来源:苏州新闻网;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