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刚出炉的海棠糕拿去尝尝,味道肯定不一样。”1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太监弄美食集市时,一名摊主热情地招呼。当天上午,姑苏区民俗文化旅游节暨2017年“姑苏·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首场活动美食集市就在太监弄。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作为2017年“姑苏·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美食集市共设置了42个摊位,集合了37家苏州大市范围内的老字号商家。由于临近冬至,各摊位以出售卤菜为主,除了苏州的老字号饭店摊位外,还有甪直萝卜干、黎里套肠等乡镇地方特色美食,每个摊位前面都挤满了人。陈老大梅花海棠糕的摊位刚刚摆好,就被市民团团围住,一个小时不到就卖了300多件梅花糕、海棠糕,老板陈巧文告诉记者,他家的海棠糕主要用面粉、豆沙、鸡蛋、猪油等,放在模具里,高温烤制而成。糕里的豆沙最有讲究,要先将东北大红赤豆打碎,磨成浆,再与猪油、白糖、桂花合在一起,烹炒。因为放了猪油,会特别香。
“喝冬酿酒、吃团圆饭是苏州百姓过冬至节最主要的方式。”民俗专家沈建东介绍,在苏州传统民俗中,冬至夜媳妇必须回婆家吃冬至夜饭,家家挂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辈还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年一样。实际上,苏州的冬至夜就是除夕日,冬至就是新年,所以才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既然是辞旧迎新,当然要非常喜庆,“‘团圆饭’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鸡鸭鱼肉,都要换上雅名,肉圆要叫’团圆’,黄豆芽叫’如意菜’,鱼叫’吃有余’等等,每个菜都渗透着喜气。”沈建东告诉记者。
冬至节对普通市民来说简化成了吃团圆饭喝冬酿酒,但对讲究的老苏州来说可不是这么简单。小公园社区的居民屈国昌是一位老苏州,同时也是苏式菜肴嫡系传人,他对老苏州的冬至习俗十分了解,冬至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当天美食集市上,屈国昌不但购买了卤菜、汤团等冬至夜必备佳肴,还赶“新潮”给孙辈买了几块榴莲饼以及其他一些冬至食材,准备回家大显身手。“每年冬至我都会来观前街的美食集市买食材,现在已经成为冬至里不可或缺的一项采购活动。”屈国昌告诉记者,如今集市上的食材越来越丰富,他可以为家人后辈做出更多具有传统特色的冬至美食。
冬至盘对没有很多时间准备美食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在此次美食集市上,拙政园片区联合多家老字号,制作了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礼。协办单位苏州好风光旅游产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珩告诉记者,冬至盘是指老苏州在冬至前一两天互相馈赠的礼盒,用考究的红木食盒或者简单的竹编盘子盛起冬酿酒、卤菜等冬至美食。明清时冬至盘在苏州盛行一时,但后来逐渐消失了。因此推出冬至盘礼盒,既有商业考量,也有着巩固和复原这个传统习俗的努力。今年首批300份冬至盘礼盒一推出,就被抢购一空。
拙政园历史文化片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蒋鹏告诉记者,美食集市只是2017年“姑苏·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节的开始,后期还将围绕贺冬大典、消寒大赛、群艺大会、冬至大礼和冬至大集开展各类丰富地活动,“欢迎市民和游客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同时,我们也将积极营造‘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氛围,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蒋鹏说。
(来源:引力播 编辑/马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