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有这样一种说法:冬至大如年。
冬至日的前一晚被称作是“冬至夜”,而对于苏州人来说,这一晚,相当于中国人每年春节的除夕夜,在这一天,苏州人会一家团聚,吃冬至夜饭,由此可见重视程度。
其实早在2500年前,苏州人就有过冬至的习俗,更确切地说,是过周历新年的习俗。
吴国时期,泰伯等人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甚至比大年三十还要重要。
这大概就是“冬至大如年”说法的起源。
冬至前,苏州的老字号酒家前总是排着长队,一个个顾客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神情,只为了那一瓶等了一年的冬酿酒。
过冬至,苏州人也喜欢买上些卤菜,到了晚上,一家老小聚在圆桌,边喝酒边吃着羊糕、猪头肉、猪耳朵、叉烧、酱鸭、牛肉......
聊着生活琐事,享受着团聚的一刻。
祭祀拜冬、吃冬至夜饭、吃馄饨、喝冬酿酒、吃“冬至团”、吃酱方、卜晴,这七样是不可少的。
不过冬至的习俗沿续到现在,已经简化很多,但是吃冬至夜饭、喝冬酿酒、吃团子等习惯,还是保留到了如今。
一起来看看,今晚苏州人的这顿冬至夜“团圆饭”,都有些什么花样吧!
冬酿酒
冬酿酒是苏州人家过冬至的必备,苏州老话说,“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冬酿酒色泽金黄,入口香甜,上面还漂着星星点点的桂花。
冬酿酒只有5度左右,你只要喝一小口,就完全能体会,只有苏州这种气质的城市,才会出现如此的饮料。
冬至团
姑苏老百姓的寻常日脚里,总忘不了冬至夜的那碗热气腾腾的“冬至团”。
“有的喫,喫一夜;呒钵喫,冻一夜”。
“团子”寓意着“团圆”、“圆满”,更是讨了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口彩。
冬至团用水磨粉制皮,团子的糯劲别的面点没法比。
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包各种颜色的冬至团,白色汤团里包的是肉馅、绿色汤团里是芝麻馅、黄色汤团里是萝卜丝馅、红色汤团里是豆沙馅。
轻咬一口,齿间与糯米似有纠缠,却不黏牙,似有抵抗,却极柔弱,有甜有咸,像极了人生滋味。
苏式卤菜
羊糕、酱肉、酱鸭、叉烧、猪头肉…...
各色卤菜摆了满满一桌,其中羊糕算是苏州人冬至夜必吃的美食了。
也许是因为要吃一夜的缘故,苏州人过冬至夜,总得有七八碟的冷盆开道。
漫不经心地挟块熏鱼或者羊糕,细嚼慢咽,是寒冬中最适意的享受了。
酱方
酱方的肉皮入口即化,瘦肉香而滋润,肥肉爽滑不腻。
在许多老苏州人的冬至宴上,酱方可是最重要的主菜呢!
对苏州人而言,这酱方好不好,关键就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烂否。
馄饨
馄饨也是苏州人冬至必吃的一道美食,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气,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
苏州人讲究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让世界变得神清气爽、更加美好!
苏式暖锅
吃完了这么多菜,最后再来一个暖锅,氤氲的热气,让这顿家宴有一个暖暖的收尾。
暖锅的食材都是些家常菜,如蛋饺、油豆腐塞肉、鱼丸等,但每道菜品都有着特殊的寓意。
苏州人逢年过节必吃的蛋饺形似金元宝,寓意招财进宝,爆鱼寓意年年有余。
苏式暖锅的爆鱼同普通爆鱼也不太一样,选的是新鲜肥大的草鱼段,在热油里炸至两面金黄,吃来外脆里嫩。
(来源:苏州市旅游局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