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是一档联合9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纪录式综艺”节目。在央视开播后,受到观众的热捧。它通过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让观众透过节目忆起历史沧桑,触摸岁月留痕,唤醒民族根脉中的文化自信。
目前,十期节目已经全部播出完毕。其中第九期节目的主角正是南京博物院。这其中有一位南大人参与节目,他就是南京博物院院长、南京大学1985届历史系考古专业校友龚良。
▲《国家宝藏》第九期南京博物院精彩看点
龚良,1962年出生于江苏太仓,现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馆员。兼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文物总店总经理等。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留校任教12年。2015年6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聘任龚良校友为兼职教授。
在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读书期间,他就对南京博物院这座宏伟的文化殿堂心向往之,在此后多年的文博工作生涯中,常受博物院前辈学人的指导,因此,龚良对南博有着深厚的情感。
▲龚良院长在《国家宝藏》中点评
2005年末,龚良接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最初任教于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时,他就并不只是在象牙塔内做书斋式的学问,他还更关注城市特色、地域文化、古建筑保护以及文保单位的综合保护利用等领域的工作,他一直坚信,文物归根结底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在对待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时,总是强调“要在文物保护中惠及民生”。所以他在担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之后,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
作为一个文博科班出身,又服务社会的掌门人,龚良对南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致力于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一院六馆,成功打造了一座老博物院的新格局,龚良规划了南博的变革升级之路,让这座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文化圣殿继续传承,焕发活力、惠及大众。
▲南京博物院
结合南京城的民国历史风貌,龚良院长基于他的专业优势,在南博内打造了一座独具风味的民国馆,并且向社会招募店铺入驻,逼真地展现民国南京社会生活的场景。对非遗馆的展陈,龚良则有严格的概念把控,要求非遗馆把“活态非遗”展示落到实处。此外,龚良还邀请了一批顶尖的民间手艺人现场施展,让“非遗”变得可观、可触。
龚良认为,博物馆要展示的物品不仅是我们看到的这么一点物,而是物背后相关的非物质的内容,我们要让文化遗产能够真正地活在当下,活在现代生活中,活在人们的心中。
▲《国家宝藏》南博选送国宝之一——明朝《坤舆万国全图》
龚良成为南京博物院的看门人已经十二个年头了,在这十二年里,他秉持“亲民有趣”、“非遗保护”、“反映民国特色”三大理念,建立起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用全息投影、360度实景模拟等数字技术让画作活起来、让艺术活起来,用实景活态展示的方式复活民国老建筑、再现一个有生活气息的老南京,通过对空间、过程和人的展示着重体现民俗的非遗性。
而此前,他在受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时也曾表示,南大的人才培养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期待能够在南大历史学院帮助同学开展文化遗产方面的科研项目,并努力为自己的母校母院做出贡献。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这是龚良对南大同学的期望,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后继有人的期望,希望有更多的人守护好、传承好、为后世后代讲好我们的国宝重器。
(来源: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