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第十八届“江宁之春”群众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京秣陵街道苏家小镇拉开了帷幕。贴满公共文化服务菜单标签的各类展陈展示,中西结合、韵味十足的乡村古典音乐会……记者了解到,此次“江宁之春”是首次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活动内容,希望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透明度和知晓率。
本次群众文化活动是以“文化织造幸福,创建品质未来”为主题,把一根文化惠民的红线“描”到底。
同往年相比,第十八届“江宁之春”群众文化活动文化礼包量多、质更优。在保留传统文化惠民项目“送戏200场、送电影2500场、送图书10万册、1000场社区自办展演”的基础上,既有政府购买文化消费补贴的精品剧目巡演,也有南京市专业文艺院团加盟的20场演出;既有本土原汁原味的“文艺轻骑兵”,也有南京森林音乐会、异域文物展等区域文化联动。
而在活动形式上,全年不仅会有“街道特色文艺专场演出”、“主题音乐会”、“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大型示范性文化活动;还有贴合百姓需求的“微讲座”、线上线下随身享用的“微阅读”、“非遗+商业综合体”的“微非遗”、“流动大篷车”巡回演出等突出小型、分散灵活的活动,把文化服务触角延伸到城乡每一个角落。
活动设计中除了注重大众文化需求,还更加注重各类特殊群众文化需求。特别策划了“小葵花儿童关爱”、“传统戏曲进校园”、“太阳之星少儿达人秀”、“关注夕阳红”等多项精准服务项目,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及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文化权益。
当然,参与途径也更加方便快捷。文化江宁“云服务”平台的全面升级上线,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服务终端,只需手指轻点,就可以将预约场馆、摇号抢票、评价反馈、动态了解、艺术欣赏等轻松一“网”打尽。“不方便,没时间,懒得去”等文化服务盲区将成为“过去式”。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倩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