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仁藕饼,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2018年04月05日 06:59:48 | 来源:视觉南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虾是招人喜爱的美味,无论河虾、海虾,吃法繁多,鲜香诱人。生在南黄海之滨,海虾自然是餐桌上的常客,嘴馋却想偷懒时,就水煮大虾,做法简单,又保留原汁原味;闲暇时,也买些虾剥出虾仁,和着青椒、洋葱爆炒,满盘的橙红、翠绿、青白,煞是好看;若是儿子放假回家,我必定要做些虾仁藕饼,因为儿子特别惦记这份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虾仁藕饼不同于常见的藕夹,也不是藕夹里嵌进肉末和虾仁的做法。其实,对藕夹式的藕饼,我是有着独特感情的。小时候,这种藕饼唯有过年才能吃到,一年家里也就做一次。过中秋是挤不出钱来称肉做藕饼的,能吃上糯米黏饼就足以让终日饥肠辘辘的孩子们满足和回味好一阵子。只是到了年根岁底,多少不等家家户户都要炸点肉丸子,做点藕饼,否则不叫过年。

  印象中,我家的藕饼总要等到父亲从徐州煤矿放假回来才做。往往腊月二十八九,父亲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一到家就生煤球炉(平常家里是不生煤球炉的,煤炭很金贵,只有年底父亲回来才会引火生炉子)。

  煤球炉一生,父亲一回来,家里就温暖了许多,热闹了许多,年味也就愈浓了。父亲大凡在腊月二十九的夜晚做藕饼,因为没有足够的油,藕饼不是在油锅里炸,而是在锅底擦少量的油,慢慢烘,如东话里叫“焵藕饼”。

  入夜,兴奋忙碌了一天的我早早蜷缩进被窝,父亲一个人在堂屋里就着煤球炉“焵藕饼”,煤油灯昏黄暗淡,透过房门,父亲的身影映在墙上,常年在矿井里挖煤的父亲“上弓腰”很明显,头发很短,黑魆魆的身影看着像个蹲在地上的大熊,温暖又可爱。记忆中,我都是倚着“大熊”入梦而去,嘴角淌着哈喇子,梦里飘着藕饼香……

  父亲用大半夜,换得年夜饭桌上的美味藕饼,因为舍不得油去回锅炸,父亲总是用煤球炉慢慢烘烤,然后洒一些水和醋闷一下,藕饼吃起来不脆,却软软的有嚼劲,满口醋香,藕夹里肉少菜多,依然让每个味蕾都愉悦跳动。后来有了自己的家,有了想吃就能买到的油炸藕饼,我亦时常买一些给退休在家的父亲。而不管是饭店里的还是菜场买的藕饼,尽管是全肉馅,尽管可以油炸得香香脆脆的,却再也不及父亲熬夜做出的藕饼好吃了。

  虾仁藕饼并非我的创意之作,只是早前在县城一家饭馆偶尔吃过一回,觉得味道鲜美,便揣度着尝试做了几回,还分享给邻居和亲朋好友一些。吃过的没说不好的,还向我讨做法,我更是增添了做虾仁藕饼信心和乐趣。

  藕不必选择粗壮的老藕,零碎的藕段、藕尖都可用。

  虾仁却不可含糊,最好是新鲜的“高籽虾”,带着野生虾特有的海鲜味,肉质稍稍结实有嚼劲。没有“高籽虾”,明虾,蓝虾亦可,小红虾则不行,肉质太嫩不能成形。

  藕洗净、去皮,切成不足一厘米见方的藕粒,太大不易熟,太小无质感。虾仁也要洗净,切成一厘米长短的小段。还要备一点肉末,最好是肥瘦各半的五花肉搅成肉末,肉末的量不要超过虾仁,否则太过肥腻。然后就是葱姜、料酒、食盐这些常用的调味品了。小心翼翼地准备这些,不厌其烦,只因为儿子喜欢这款佳肴。

  当藕碎、虾仁、肉末、佐料一应装进搪瓷锅里,便满目灿烂喽,若是再敲几个鸡蛋进去,更是色彩诱人了。所有原料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加水和少量面粉继续搅拌变成糊状,饼糊糊厚薄要适度,太厚,饼不易平整,也不易熟;太薄,饼又不易成形,一般如稀饭般正好。

  平底锅倒上色拉油,不等油冒烟,用小勺子舀上饼糊糊轻轻倒进锅里,一勺一个饼,两面煎成微黄色即可起锅、装盘。

  煎好的虾仁藕饼形状不及普通藕夹那么圆,那么大小规整、表面平滑,但口感却是极佳的,可谓看得见的虾仁,嚼得到的藕粒,品不尽的鲜香。藕粒微软犹脆,虾仁柔嫩微弹,而混合着肉末、鸡蛋和葱姜的饼身,是那种夹在筷子上极易掉落盘子的软嫩,所以虾仁藕饼的口感极富层次,给味蕾带来层叠变化的挑战和刺激,欢跃、快乐、满足,自然而生。这种藕饼不用蘸醋,便可尽享荷藕、虾仁、蛋肉带给我们的视觉、嗅觉还有味觉的馈赠了。

  儿子爱吃虾仁藕饼,却不会做。现在去省城上大学,难得回来,一回来就嚷着要吃,做母亲的再忙碌也要挤出时间做上一些,愿这份融进爱的家乡味道,氤氲游子的心境和梦境。

  (来源:视觉南通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