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遇上“创新” 那些古老的美丽技艺“说话了”

2018年05月26日 18:45: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戳视频↑30秒带您看南京非遗美丽技艺

  我苏网讯 (记者/程梦青,摄影/南京城市摄影队云锦、绒花、剪纸、金箔锻制技艺、古琴艺术……南京坐拥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个非遗项目构成了南京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当非遗遇上创新,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设计大师的妙手下,那些古老的美丽技艺能否“开口说话”?5月26日,作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重点活动之一,“起承转合”非遗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从推陈出新的角度出发,开启名城会非遗创新板块观点互鉴、思想碰撞的篇章。

江宁织造博物馆 资料图

  非遗创承需要跨域合作 手工技艺也应与时俱进

  云锦霓裳织就红楼一梦,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地标之一,“起承转合”非遗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在这里举行,为这些古老的美丽技艺更添一丝韵味。众多国内外著名院校专家学者、设计师、艺术家、国际品牌和企业家代表、资深媒体人、风投机构在这里汇聚一堂、碰撞交流,针对非遗目前的困境,通过大开脑洞地嫁接创新理念,吸引产业合作,从而进一步挖掘非遗历史价值,打开非遗发展的新局面。围绕“探寻非遗源起、破解传承困境、探索转型路径、合作融通创造”的主题展开交流和探讨。

“起承转合”非遗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现场

  让非遗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更为频繁的互动,除了政府的引导之外,传承人的技术把关、学者专家的理论支持、设计师的思维创新、企业的身体力行、资本的深度推动,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基于社会对“文化当代创新”的共同渴望,“起承转合”非遗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邀请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企业家代表等各界嘉宾,围绕“过去与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创新”的主题,畅谈保护非遗的方式方法、学术与市场接轨途径、发散设计创新思维、在文化保护与资本推动之间塑造天平、企业连接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思考,发表他们对于未来跨界合作的构想。

“稀捍行动”发起人、上海起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米成

  “稀捍行动”发起人、上海起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米成,发表了“非遗创承需要跨域合作”的演讲,他说:“传统手工艺想要融入和影响当下生活,需要技术传承、学术专业、设计创新、企业参与与资本投入的多方助力。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全新的非遗手工艺保护模式,由‘文化梳理、驻地再创、社会参与、产业变革’四个联动的版块构成。”

南京云锦传统挑花结本技艺的传承人 张开诚

  出身于云锦世家,南京云锦传统挑花结本技艺的传承人张开诚,在“手工技艺也应该与时俱进”的演讲中说道:“我们不应该回避现代技术的发展,使用电脑技术来做云锦是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意识、生活需求,也才真的能让昔日皇宫贵族使用的云锦真的被老百姓接受并使用。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是工艺发展的根本。”

  传统技艺Mix现代美学 跨界融合让非遗复兴

《汉声》杂志创始人、总策划及艺术指导 黄永松

  论坛上,还为“脑洞大开”的“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举行了揭幕仪式。《汉声》杂志创始人、总策划及艺术指导黄永松,荷兰著名设计师、荷兰皇家骑士勋章获得者Gijs  Bakker,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琪,“稀捍行动”发起人米成分别上台致辞。

  学术支持让创新有本可依,传媒让非遗传承为人所知,创意为非遗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企业在市场终端的配合使创新付诸实践——以致辞嘉宾为代表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集结,体现展览在探索传承非遗的文化精神的同时,以创新的思想、设计、态度打造符合当下生活的全新形象。

  随着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机制的日益完善,各方力图突破单一领域的局限性,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正是跨界融合的思维模式取得成果的集中展示。展览论坛揭幕仪式暨“跨界合作,助力非遗”牵手仪式上,“手艺创承 非遗复兴”国际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第二季、南京金箔创研中心等战略合作项目正式启航。

“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

  “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5月2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三个月将环绕大型影像内容、以“非遗时光隧道”为布局、穿插艺术装置,多层次呈现非遗、人文与社会关怀以及创新中国设计之间的隐藏线索,多维度诠释匠心技艺与当代设计碰撞融合下的现代造物智慧和生活美学。

  梧桐光影下 一碗小馄饨喝出“南京之光”

Kim Buck将“南京之光”赠与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

  此次论坛,还展示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作品,这件作品可以说是专为南京设计,它不仅用到了南京传统的金箔工艺,设计灵感更是来源于丹麦首饰设计大师Kim Buck在南京生活期间,在满是梧桐树的路边吃的一碗小馄饨。

  在吃小馄饨的时候,Kim Buck偶然抬眼发现,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不仅让南京这座城市环境优美,也给在南京生活的人们带来安宁和惬意,由此,将金箔工艺与南京的“城市树”法国梧桐相结合的灵感涌现在脑海中,一个金箔胸针应运而生,Kim Buck还为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南京之光”。一件件金箔胸针正如一点点的光斑,汇聚起来便构筑出一道南京风景。在本次展览开幕式上,Kim Buck将“南京之光”赠与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专题>> 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