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中央美术学院、江苏省文化厅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承办的“徐悲鸿与他的时代”江苏巡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正式开幕。
徐悲鸿笔下的骏马、张大千眼中的峨眉山水、齐白石88岁时画的《菊顺延年》、滑田友的雕塑……中央美术学院建院100周年推出的“徐悲鸿与他的时代”巡展,昨天起在江苏省美术馆拉开大幕。现场的200多件展品中有不少是中央美院的“镇馆之宝”,并且是首次在江苏亮相。
“徐悲鸿与他的时代”巡展首站在江苏举办,是江苏文艺界的盛事。江苏美术工作者通过此次展览,回顾、缅怀一代大师的艺术成就和品格情操,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及时反映时代脉搏最强音,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表示,“马”这个相对专一的题材,在徐悲鸿的笔下,成功构建起中国画语言的崭新气象,其笔墨自由奔放,时而大刀阔斧,时而蜻蜓点水,又在马的体积造型上和谐交融。在徐悲鸿和同时代巨匠的感召引领下,江苏画家们将探索进取,科学传承,像前辈们一样有所作为。
20世纪上半叶,“徐悲鸿时代”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转折,现代艺术萌发的充满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探索的时代。展览以徐悲鸿为枢纽,管窥其所处时代的艺术生态。分为 “学派传承”“文源同道”两大单元,展出作品近200余件,主要依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精品,涉及国画、油画、雕塑、版画、水彩等多种艺术门类。
“学派传承”从“徐悲鸿教育学派”的角度考察徐悲鸿艺术教育的实践、传承及对中国20世纪美术发展的深远影响。此板块集中展出吴作人、艾中信、冯法祀、孙宗慰、王临乙、李斛、宗其香、李苦禅、李宗津、王临乙、王合内、齐振杞、韦启美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及他们与徐悲鸿密切关系的文献资料。
“文源同道”以徐悲鸿为源点,以与徐悲鸿写实主义艺术主张、改良中国画艺术理想志同道合者为经纬,呈现这一坐标系中不同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之路上的多种探索。此板块集中展出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陈师曾、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黄胄、常书鸿、秦宣夫、李毅士、吴法鼎、司徒乔、王少陵、刘开渠、滑田友、李桦、古元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及他们与徐悲鸿密切关系的文献资料。
比如其中就有一封徐悲鸿写给齐白石的信,写于端午节前一天,内容是徐悲鸿送了一条清江鲥鱼和一包粽子给齐白石,信里还很贴心的告诉齐白石,鲥鱼不需要去鳞,因为鳞内有油,适合清蒸。策展人郭红梅说:“他和齐白石的佳话,家喻户晓,惺惺相惜彼此认知、彼此认可核心价值,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深入中国民众心中。他和张大千的关系也很密切,经常互换藏品,交往深厚,彼此互相影响。”
而对于为什么会把“徐悲鸿与他的时代”全国巡展首站放在江苏?郭红梅解释,江苏既是徐悲鸿的故乡,也是一大批在中央美院工作任教的前辈们的故乡,展出试图呈现不同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之路上的多种探索,也正是这些先辈的不懈探索,才共同绘制出了异彩纷呈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面貌。
带来的展品有多件都是中央美院的镇馆之宝,首次亮相江苏。郭红梅介绍,“滑田友的两件雕塑,代表作。张大千的四件极其精彩的作品,其中一件是镇馆之宝。还有傅抱石的几件是北京画院的,都是精品,齐白石88岁的创作是他人生最辉煌时代的,最好的,88岁的作品。还有叶浅予、李可染。”
展出将一直持续到6月18日。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江苏新闻广播/张倩、江苏省文化厅官方微信;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