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卖开水的老虎灶不到巴掌大,一个旧水壶不过拇指大……陈和生今年69岁,退休多年,一直在琢磨一件事,如何把手里的木头做成一个又一个精巧别致的微缩模型。至今,他创作了150多件作品,3厘米长的镰刀、指甲盖大的水壶,还有乡村的独轮车、耕田中的水牛……带着对童年和青年时光的怀念,他用木头,还原出了一个记忆里的老旧世界。
微型暖水壶还“五脏俱全”,连壶胆都是可拆卸的
陈和生人生的前六十年和木匠没有直接的关系,退休前是一名银行系统的工作人员。但是退休后的日子,每一天都是一名饱含匠心的木工。
“一开始,为了让烧菜时鸡精的使用更精准,我做了一个很小的木勺子,之后又到盛饭的铲子,再到锄头、扁担……”这个爱好成了一个个在眼前的木制品,他开始尝试新的挑战——制作一台水车。“我把水车的每一个结构都研究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它做出来了。”正如翻越了眼前如山的困难,陈和生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是自己不敢尝试的了。
他继续在记忆里搜寻,在木工活儿里一钻就是整整一天,完成一件又一件精巧的老物件。记者看到,一个3厘米高的水壶,却被磨出一格一格的纹路,完全就是上世纪老水壶的款式。虽然水壶很小,但是结构十分完整:无论是瓶塞、把手,还是水壶底部的瓶拖、橡胶圈垫都有模有样。榫头不过针头大小,壶胆还是活动可拆卸的,连壶胆下的尖尖的尾管都清晰可见……
老物件重现旧日子:新袜子买回来要剪一刀
从陈和生的作品里,你可以看到一些上世纪常用但如今已经难以再见的老物件。
陈和生的小时候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模样,所以记忆中奶奶时常会用一个簸,里面放着针线、剪刀、袜底板、尺、顶针等等,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微缩版的针线簸,里面有各种缝补工具,记者被一个像一只鞋子的袜底板吸引了。
“那时候的袜子新买回来,是要从脚底板正中间剪一刀的,中间要用这个袜底板把新袜子里垫上一层层棉布,之后缝回去,这样穿起来就会更结实,穿得更久。”
陈和生供图
簸的整体大小的面积不过3个硬币左右,“里面的剪刀也是可以活动的。”他特意用深色的紫光檀制作剪刀和其他一些深色的物件,让作品更具仿真效果。
追忆第二故乡:这一套作品耗尽了我的情感
和很多老人一样,陈和生退休以后,免不得开始追忆往昔了。他跟孩子们聊年轻时候的岁月,“他们不愿意听,说我又开始(唠叨)了。”他就把所有的追忆都化成了无言的作品。每一件用具模型都是他一段记忆的缩影。
在这150多件作品中,30多件是老行当的物件,其余都是农村题材的物件,而这正是源于曾经的知青回忆。对于他来说,这段岁月刻骨铭心,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插队的地方是句容县白兔公社茅庄大队新塘生产队。
那时,小学里的一个女老师因为怀孕回家,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陈和生就就这样偶然成了代课老师。他尽心教育孩子们,把自己的知识传给孩子们。然而,这段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离开学校后的某一天,挑着粪桶的他偶遇曾经的学生。远隔十几米,学生深深鞠下一躬,喊了声:“老师好!”
陈和生的眼里就那样猝不及防地流下来了。
他至今无法忘记那天早晨远远的影子,说起来也不禁红了眼眶。
在句容多年的岁月,深深刻进了过去的记忆。“我喝了那里五年的水,第二故乡情结不能忘却。”于是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再做一套,工艺可能会更熟练,但已不会再有第一套作品里倾注的感情了。”
陈和生制作的洋片机
手艺被列入非遗项目,希望有年轻人传承
目前,他的农器具和南京老行当系列作品以及在南京玄武区文化局作为“苏作小家具制作技艺——南京微型榫卯结构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项。陈和生说此前并没有师傅来教过他,但对木工的爱好让他自己琢磨出了这么一套微型榫卯结构的制作。
“我也想过把我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之前有学校来谈开设相关课程,不过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如果有大学生来认真学习这门手艺,我也会好好教授,”把年轻时继续做教师的愿望在日后实现。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