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游人喧闹的大虹桥路,同样早起的老人背着手踱步,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偶尔自行车的铃铛声和青石板上的颠簸,在提醒这才是扬州慢生活。
想到早晨进瘦西湖,却是以私享的形式,在这个“也是销金一锅子”之地,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鸟鸣声在园子各处响起,唤醒最后一点困意。
只有在清晨的园林里观望,才能看清这座城市本来的模样,也能看见最真实的自己,是私享,也是思想。薄雾笼罩檐角,清晨携带的一些凉意猝不及防钻来,打了一个喷嚏,浑身通透。
走到徐园时,隐隐听到淙淙流水声。跨过红桥,五亭桥和白塔跃然出现,两边回廊环绕亭台,镂空雕花窗格,映着树影。视线又落在一块匾额上,原来是郑板桥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瘦西湖里的亭台楼阁和曲径通幽不用多说,移步换景和借景之妙也是世人皆知。印象最深刻的是钓鱼台,又名吹台,同行的导游说那里是当时为了乾隆游湖时,乐队在其中弹奏丝竹以助皇帝之兴的场所。该景最大的特点是园林艺术中的“框景”,面西而站,三面月洞门,旧称“三星拱照”。正洞呈正圆,内衔的湖中五亭桥横卧波光,若莲花盛开,南洞呈椭圆,内收的湖畔白塔竖立云表,似春笋破出,这一横一竖,可谓景中有景,画中有画。
八点,游客开始陆陆续续入园,刚才安静的五亭桥,也站满了人;刚才清亮的鸟鸣,已经被嘈杂所代替......意犹未尽避开人群再走一遍,发觉一些犄角旮旯的惊喜。这个早晨,与这座江南名园的亲密接触,真正感受了一次包场园林的清静幽雅。
慢慢走完一圈,出园也才八点半。走去趣园,点几盘扬州早点,笼屉小碟摆放整齐。有时候生活还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耳畔似乎传来一阵阵的扬州小调,最后思绪落在那一碗桂花藕粉上。
水是园林的灵魂,借景又是园林的手法,抛去人山人海,才会发现藏在瘦西湖里的这两点。若不是这样安静细致的游览,对江南园林的认识就不会全面。没有络绎不绝的游客,私享瘦西湖的感觉,是奢侈,是生活,也是范儿。
(来源:扬州市旅游局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