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解忧故里徐州和西域曾有怎样的过往?解忧公主在西域有过怎样的传奇故事?解忧故里出土的和田玉制成的金缕玉衣又蕴含了什么故事?
7月25日,新疆博物馆推出的“解忧故里——徐州汉代楚国精品文物展”,将通过金缕玉衣等117件精品文物讲述上述历史。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葬出土金缕玉衣
据了解,徐州,古称彭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解忧公主的故里,解忧公主为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武帝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将她远嫁乌孙,担负起汉王朝开拓西域的重任。
本次展览将围绕徐州馆藏的83组(117件)精品文物,分和亲万里、制如京师、勇兵锐器、奢华器用、永生之梦5个单元,重温解忧故里的汉代历史。
抚瑟女俑
汉代帝王用和田玉制金缕玉衣
在汉代由于中原地区玉器手工业发展迅速,且有“君子贵玉”的思想,所以和田玉的地位很高。据此次展览的相关研究人员介绍,此次展出的金缕玉衣就是用和田玉制成。这件金缕玉衣出土于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墓中,玉衣长1.74米,使用4248片玉片和1576克金缕制成,玉片全部采用和田产的白玉、青玉,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月牙形等,其中,最大的玉片有近10平方厘米,最小的不到1平方厘米,玉片加工精细,有的厚度不足1毫米,表面温润晶莹,打孔工艺精致规范。
据资料显示,当时的玉衣制作方法是:工匠们先用锐利的工具将西域运来的和田玉切割成玉片,再对玉片钻孔、打磨,然后用金丝将玉片串起,制成完整的金缕玉衣。
那么,汉代帝王们死后为什么选择和田玉随葬,并把自己包裹在金缕玉衣当中呢?据相关研究人员介绍,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相信美玉凝聚了天地之精华,他们认为,只有把尸体包裹在玉衣里,才不会腐朽,身体才能长久的保存下来。
但是,被“金缕玉衣”包裹的帝王们,并没有如愿以偿,据悉,国内出土金缕玉衣的墓葬大部分都被盗扰,就如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墓就未能幸免。楚王下葬100多年后,在王莽时期,一群盗墓贼在陵墓上挖出一个洞,抽走了玉衣的全部金丝,玉片散落一地,楚王的尸骨也被搁置一旁。2000年多年后,当地文物工作者,用新做的金丝将这些散落的玉片重新编织起来,这才有了我们今天在展厅看到的金缕玉衣。
目前,国内的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汉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我国出土金缕玉衣的西汉墓葬仅有8座。此次展览的金缕玉衣是其中玉片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美的一件。
舞俑
金缕玉衣主人是解忧公主祖父?
据考古学者的考证,这件金缕玉衣的主人可能是西汉时期第三代楚王刘戊。
刘戊的祖父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把天下划分为几个诸侯国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刘交被封为楚王,子孙世袭王位,刘戊作为第三代楚王,和汉景帝是堂兄弟,地位非常显赫。
然而,这位楚王却在景帝三年春,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谋反未果,楚王家族为保自身利益,权衡利弊,劝其自缢,以此来赢得中央王朝的谅解。他自杀后,楚国宫廷考虑到其是反国之王,于是匆忙将刘戊下葬。刘戊死后,其家族开始败落,家人长期受人猜忌和排斥。
多年后,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受汉武帝“和亲”之命,以公主身份远嫁乌孙昆莫(国王),但几年后去世。为巩固汉朝与乌孙的政治联盟,乌孙国王再次派遣使者向汉朝求亲。武帝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将刘戊的孙女解忧封为公主,让她嫁乌孙昆莫之孙岑陬为右夫人。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对汉朝和乌孙及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交流都有重要影响。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