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术后他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 38年来,自掏20多万帮助贫困学生

2018年08月05日 11:29:13 | 来源:泰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考上口岸中学的小韩来到学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孙老师

  孙雨清,医药高新区康和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今年60岁的他,从教38年。38年来,他累计帮扶2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帮扶资金超过20万元。

  癌症手术后仍坚守三尺讲台

  从教以来,孙老师教过的学生有两千多人,免费课外辅导超过一千人,家访时骑过的路长达四万公里。自行车不知摔坏了多少次,身体也摔伤过两三次,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住他的行程。

  4年前,孙老师患上了食道癌,手术、放化疗,让他的体重从130斤急速降到70斤,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一年后,还在术后恢复期的孙老师,主动要求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看到这些活泼开朗的孩子,我就看到了希望。孩子们是我治病的最佳良药。”孙老师说。

  因为手术切除部位偏上,影响声带,孙老师讲话有些吃力。学校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不再让他教主课,把他安排到校关工委工作,专门辅导学生的作文。

  重新回到讲台的孙老师十分高兴,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为学生辅导作文中。

  自掏腰包20多万资助贫困生

  多年来,孙老师拿出20多万元,帮助2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杨玉君的学生。在孙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但完成学业,还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杨玉君原本不是孙老师结对帮扶的对象。初三下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天,杨玉君来到办公室找孙老师,询问能否把交的学费全部退给她,她妈妈决定不让她继续读书了。

  杨玉君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突然决定退学,一定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次日,杨玉君没有来上学,孙老师赶紧蹬着自行车到杨玉君家查看情况。家里没人,邻居说他们一家去车站了。孙老师立刻又骑车赶往车站,将母女三人拦了下来。

  原来,一直资助杨玉君姐妹上学的叔叔,十天前出车祸去世了。残疾的父亲和重病的母亲,实在无力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母亲只能带着杨玉君去常州学织布,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妹妹。

  看着杨玉君哭红的双眼,恋恋不舍的神情,孙老师一把夺下她们的行李,往自己的车上一放:“两个孩子上学的事我全包了。孩子能读到什么时候,我供到什么时候。”

  中考时,杨玉君被高中录取,但她选择去扬州读电子学校。孙老师带着她报名、办好各种手续,交了2500元的费用,临走时还悄悄在她的箱子里塞了500元钱。

  杨玉君也很懂事,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学费可以自己解决了。要强的她决定继续读本科,8000元的学费又成了大问题。孙老师知情后,立刻取了8000元交给杨玉君,让她安心完成学业。

  明年退休将开爱心工作室

  孙雨清从教38年,帮助过的学生个个顺利完成了学业,这让他很是欣慰。

  现任康和实验小学教师的向光绪,也曾是孙老师的学生。

  向光绪说,在孙老师的课上,学生也能当老师,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让学生信服的还有一点,孙老师从来不布置家庭作业,但他班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

  孙老师讲起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有些学生文言文基础差,他就带着这些学生加强练习。每次练习不过关的,中午留下来,孙老师请吃面条。第二天不过关,继续留下来请吃面条。

  孙老师说,这些年他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作文上。他坚信一条,好的作文除了学生写得好之外,也是老师改出来的。

  每个作文本,孙老师都要认真动笔修改,有的更是要改上两三次。

  明年,孙老师就要退休了。他说,退休后,他打算在学校里开一个爱心工作室,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帮他们辅导作业,解决心理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他还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他会把学生的事一直当做自己的事。

  由于孙老师突出的工作表现,他的事迹先后被《泰州日报》、《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江苏卫视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4月,孙老师被评为高新区教育系统“爱心妈妈”,并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