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的吃货们注意啦!昨天,太湖结束了为期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秋汛开捕的第一天。
今年太湖有啥美味的湖鲜?价格、产量如何?
昨天上午9时10分,记者跟随光福镇渔民谈师傅驾船来到冲山外太湖水域,张罗起今年的“第一网”。
从岸边到捕捞水域大约七、八分钟。渔船停稳后,渔民用大网兜从湖中网箱里捞出今年第一网鱼,然后倒入甲板上一只大盆里。
2斤、3斤左右的花白鲢,按规格分别装入甲板下的浮舱里,还有鲻鱼、青鱼等,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
谈师傅告诉记者,这一网大概有2000到3000斤,其中最大的一条花鲢有20多斤。
从第一天渔民捕捞及开捕前的测定情况来看,今年太湖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青虾、银鱼、白鱼等太湖名特优水产品产量有所上升,花白鲢产量略有下降,但规格有所上升。
今年太湖封湖禁渔期间,继续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截至目前,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800万元,投放鲢、鳙、青、草、团头鲂、翘嘴鲌、河蟹、鳗、细鳞斜颌鲴等各类苗种30万公斤、5079万尾。同时,通过优化和改进鱼种暂养和放流措施,进一步提高放流鱼种的存活率。
省太湖渔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封湖禁渔期间,相关部门强化渔政管理,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宣传,通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大“两法衔接”等措施,严厉查处电鱼等各类违法偷捕行为,维护湖区正常的渔业秩序。与此同时,有序推进三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核心区率先禁捕,实验区限捕,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加大对保护区水生生物的保护力度,为水生物的繁育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了解到,太湖秋汛开捕后,太湖渔政监督支队将加强对生产渔船的检查和审验,规范渔具渔法作业标准,并加强湖区安全生产检查。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