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昨天,一场简单而又温馨的欢送仪式在邗江区红十字会举行,欢送会后,扬州志愿者、个体经营者孔宪鹏启程赶赴南京,并将于本月14日捐献造血干细胞,给一名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A
“感觉就像中了大奖”
孔宪鹏今年46岁,经营一家电动车专卖店。他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小儿子才5岁。昨天上午,市、邗江区红十字会为他举行了欢送会,他的妻儿和母亲一起见证了这个特殊时刻。当天下午,他赴南京为即将进行的干细胞捐献做术前准备工作。
在欢送会现场,他的脸上一直带着笑容。他说,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已经有好几年了,但一直没有接到通知,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今年7月,邗江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他打来了电话,说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接到电话后,我开心极了,感觉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孔宪鹏说,当时就告诉了妻子,妻子听说后也很开心,大力支持他捐献。
让孔宪鹏没有想到的是,母亲和两个姐姐都表示,坚决不允许他去。“我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个生病的哥哥,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担心捐献对我的身体有伤害。”孔宪鹏说,其实,自己很清楚捐献行为并不会影响健康,但家人们就是不听。他和妻子找来了很多资料,最终说服了他们。欢送会现场,孔宪鹏73岁的母亲看着儿子,骄傲地说:“儿子是为了救人,我为他感到骄傲。”
B
家里小店暂时关几天
从2006年开始,孔宪鹏便一直参与无偿献血。2010年2月,他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志愿者,妻子翁梅也是长期坚持义务献血和血小板的热心人,并与丈夫同时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
“我没有他那么幸运,这么低的几率,居然被选中了。”翁梅说,获知丈夫配型成功后,她第一时间表示了支持。“那时我大儿子刚刚高考结束,我还跟我老公说,这是‘喜上加喜’。”
为了支持孔宪鹏到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夫妻俩决定,将家里的小店暂时关几天。“我们损失点不要紧,救人才是最重要。”孔宪鹏说。
据悉,到达南京后,经过四天的前期准备,孔宪鹏将于本月14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我市第32例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C
呼吁更多市民加入
据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总计有240多万人,但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对率低,能成功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并不多。一些市民对于捐献流程存在误解,其实,造血干细胞是人体血液系统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的起源细胞,正常情况下大多存在于人体的红骨髓中,外周血液中也有少量分布,志愿者在捐献前一般要注射5天左右的动员剂,以确保外周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浓度达到采集要求。造血干细胞采集也是从外周血管进行,并不需要动手术从脊椎中抽出。
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相关负责人表示,几乎每年都有数万人被查出白血病,因此对造血干细胞需求很大,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