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政审批的“减法” 做便民服务的“加法” 这个小镇有一套

2018年11月22日 07:23: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记者 祝亦楠)你曾因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从这个部门到那个部门,从这个窗口到那个窗口,今天缺这个,明天缺那个各种折腾吗?如果你是江阴市徐霞客镇人,想要有这样的经历还有点难。作为集成改革的蓝本,这个辖区面积11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万,常住人口18万的小镇,这到底是怎么做到不让群众“跑断腿”基层政府治理又有何过人之处?且跟记者一探究竟。

徐霞客镇政务服务中心(徐霞客镇供图)

  咨询、 填表、取号、受理、处置、办结……只在徐霞客镇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花上10分钟,张宇就拿到了申请办理饮食店营业执照的回执单。近日,想在当地开店的张宇接受采访时说,“窗口受理8天后,我就拿到企业营业执照。没想到,现在办事这么方便。”

  同样感觉效率高的,还有当地一家广告公司的办事人员曾涛。曾涛告诉记者,做他们这行经常要办理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自己才工作还不熟悉怎么办理,开始还有些担心,听同事说网上就能办,他就在网上试了试,“没想到3天就办好了,今天我就是来取审批许可证的。”曾涛办事大厅的APP有网上办理功能,操作也很简单,“在法人办事模块选项找到对应的分类,再上传事先准备好的身份证、营业许可证的照片,一切就搞定了。”


徐霞客镇政务服务中心(徐霞客镇供图)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206350件,群众办事效率提高了40%。推动这一变化的力量,来自于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徐霞客镇的试点工作。“借助智能化手段,我们已经逐步实现了把方便留给百姓、把复杂留给系统、把高效还给政府的社会治理模式。”镇党委书记叶韩清说。

  统战委员李彩琴介绍徐霞客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在我省率先实行“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将原来26个专业窗口,整合成14个“全科式”的综合窗口。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4月,镇政府承接的149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就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到底”。目前,该镇“一窗通办”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增加到228项,办事群众在中心任意一个综合窗口都可以办理所需事项,做到“一窗通办、一章审批、一站服务”,实行与银行窗口类似的“一窗办”综合办理模式。

  “我们中心的主要特点就是‘一窗办、网上办、延伸办和督着办’,我们在省内率先实现了‘一窗式’政务服务。”李彩琴说。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徐霞客镇供图)

  而提到“延伸办”,徐霞客镇姚家村的戴红英说自己日前着实感受到了便利。原来,她之前遗失了独生子女证,需要补办。“我白天要上班也没空去,一想到还要去档案局开证明,到市里来回要两个小时,确实头疼,就给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反馈了。没想到,片区网格员比外卖跑腿还快,10分钟不到就上门了。”网格员告诉戴红英,像她这种情况现在在社区就能办理,并及时帮她补办好了。“可以说是一个电话就搞定了,一点也没耽误事”。

  记者了解到,在徐霞客镇,除了实现全部事项100%可以网上办理,还将政务服务向村社区延伸,21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部设立综合窗口,社保、计生、民政、残联等8个部门的55个事项在村综合窗口实现“一站式办结”。


村民体验“家门口”的网上办理(徐霞客镇供图)

  一窗受理后,后台如何才能更高效、规范?“以前只要负责一个条口业务就可以了。现在对地税、社保、工商、公安等所有部门业务都懂,都能受理”,该中心工作人员马晓婷告诉记者。和她一样,经过培训和学习,中心其他工作人员都变成了“全能选手”。

  如今,在徐霞客镇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去前知道怎么办去后一窗都能办待在家里也能办”,这无疑是改革成效的最好体现。

  就在今年1113日,在江苏省“放管服”集成改革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江苏省宣布省内49个经济发达镇都将推行徐霞客镇探索出的“1+4”基层治理新模式,其中就包括镇村治理“一张网”、政务服务“一窗口”的优秀经验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跑断腿”将成为远离民众的历史陈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