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记者/刘嘉)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年来,它早已从交通载体转化为文化符号,承载了几代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记忆与情感。
经过27个月的修缮改造,南京长江大桥即将再度归来。两年多的时间里,大桥发生了哪些变化?大桥人又要怎样新的故事?刘晓光和薛晓红两人拍下了供给40余万张照片,全面记录了这座文化符号精彩的重生。
开幕式上,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潘涛、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卜红旗和摄影师刘晓光、薛晓红共同揭下展览主面板上的幕布
今天,“又见‘大桥’——庆祝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暨大桥维修改造工程胜利完工摄影作品展”在金陵图书馆开幕。
据悉,南京城市摄影队是由南京发布工作室组建的,此次展览精选了两位队员130幅照片,综合运用影像视频、实物模型、科技互动等展陈手段,真实记录了这座历经沧桑又贡献卓著的大桥背后的维修过程,脱胎换骨的变化离不开建设者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刘晓光作品
刘晓光和薛晓红二人守在桥上200多天,平均每隔三四天,他们就要上桥一次。跟着修桥人一同上桥,一锅吃饭,爬防护棚架,钻检修通道,走遍了大桥维修的每一个作业面。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有血有肉的故事。
薛晓红作品
“如果大家被我的照片感动到,那一定不是我的拍照技术有多好,而是感动于大桥建设者的工匠精神。”摄影师刘晓光说。
他们都表示,此次全程纪录大桥的维修过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照片本身更是一份珍贵的档案。
薛晓红作品
薛晓红最喜欢的一张照片,被安置于影展大门口,回忆起拍摄当天的情景,她无不感慨:“那天水泥桥面板全部拆除了,里面的钢筋结构露了出来,上面的每一颗铆钉都是50年前工人们手工一颗颗焊接上去的。现在技术早已更新换代,但是工人们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没有变。”
展览现场大量运用了装置艺术,将大桥维修改造期间工人的安全帽、工作服、工具、油漆桶、图纸等与图片融合起来,再现大桥的现场。30幅用灯箱展示的技术工人头像使展览具有震撼力,让观众体会到工程技术人员的精神风貌。
展览中运用了许多雕塑的理念,包括这一组相片
“利用图片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空间和结构的调整,让画面有机的串成一组组故事。加上工人生活的图像与劳动的场景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使整个影展不再是冷冰冰的建设,而是更有温度。”总策展人蒋澍说
刘晓光作品
据悉,影展中的所有照片也将赠给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和南京市档案局,为大桥留下一份档案、一份记忆和一份牵挂!
参观市民留下自己与大桥的记忆
此次展览时间将持续到12月22日,欢迎大家去现场看看大桥的重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