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50人点赞!
东风浩荡商潮涌 四千四万竞风流
风从东方来,潮起再扬帆。40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家发扬“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经历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活力经济、富民经济。
为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我市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民营企业家推选活动”,推选出50位杰出民营企业家,肯定他们为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引导全市民营企业家再立新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50位杰出民营企业家都有谁?
▼
12月17日市委书记汪泉、市长丁纯为我市50名“改革开放40年杰出民营企业家”授牌。
砥砺奋进四十年 创新发展高质量
常州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一直以来,常州都是我国民营经済最具活力、最为发达的地区之ー。
嫩芽破土出(1978-1992年)
党的十ー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个体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我市全面恢复个体私营企业的申请登记,诞生了全省首家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乡镇集体企业蓬勃兴起创出“中小城市学常州”“小桌子上唱大戏”的美誉,成为“苏南模式”的重要发祥地。
风来满园春(1992-2002年)
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兴起了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我市个私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増长速度明显加快。1993年,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政策,当年新增私营企业1123家;1999年,乡镇企业改制率达95%,“二次改制”后,全市私营企业突破1万家。2001年,我市私营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国有。
水阔船好渡(2002-2012年)
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民营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2007年,全市民营经済总量首次突破干亿元大关,民间资本从传统制造业、批发零售等领域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和产业发展;2010年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成为私营经济新的投资发展方向。
潮淄干帆进(2012年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市民营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速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増强。当前,全市民营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230多个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多家企业成为国内外细分行业隐形冠军,56家在境内外上市。民营经済成为常州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大事回顾
这50人有你认识的吗?快来为他们点赞吧!(按姓氏笔画排序▼)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