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贫弱到富强,从灰暗到明亮,每一幅奇迹重生的画面,我们都收入眼底,一眼望穿流年。有打破禁锢的释放,有改变世界的主张,每一个闪耀时代的瞬间,我们全写入历史,刹那化为永恒。江苏新闻广播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独家策划《见证》。我来过,我看过,我记录过,我是记者。
在南京朝天宫规整的博物馆建筑群里,藏着古色古香的省昆剧院兰苑剧场。现在,每个周末这里都有昆曲演出,最低花上50元就可以沉浸在华丽婉转的唱腔中。令我惊叹的是,观众并非老年票友,一水的年轻人 。
“在江宁府学这个旧址,就是给它成为昆剧院的院子……”在我身旁的是跑了30多年文化条线的记者郭莉莉,她说起话来语速偏快,滔滔不绝,像她钟爱的戏剧一样富有感染力。指针拨回4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当郭莉莉第一次走进省昆剧院,这里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当时我去排练场的时候,排练场破烂不堪,后头住家都是又潮湿又破烂的房子。房子间隔很近,连衣服都没地方晒,昆剧院的演职员怨声载道。”这些倾诉,后来凝练成了郭莉莉的录音报道《来自昆剧院的呼声》。这篇报道在当时反响很大,为省昆争取到了50万元拨款,这才有了一直沿用到现在的江南小院。但在上世纪80年代,硬件上的改善并不能缓解昆曲的窘迫。郭丽丽回忆,当时一次演出,剧院怕观众中途退场,干脆将门反锁,不过大批观众到底是跑了出来,他们“轰隆隆”把门砸破,齐齐“逃”了!
“那时候还是处于一种低谷时期。昆曲都给看作是一种阳春白雪、离我们观众很远的东西,当时的昆剧院院长柯军在接受我采访时候,他就说了:在常熟的农村演出,演的《风筝误》,台上二十几个演员,加上乐队舞美,起码四十几个人。可是台下一共就三个观众,一个在嗑瓜子,一个是在游荡,一个在睡觉,啊呀嗑瓜子的那个人把昆曲人的心都嗑碎了。”
2000年的时候,白先勇曾讲过:最好的昆曲演员在大陆,最好的昆曲观众却在台湾。意思是大陆的昆曲缺乏市场。但很快,这句话的后半句就要改动,昆曲的春天悄悄降临。
一年之后,传唱了600年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4年,省昆剧院由事业转制企业,中国第一家企业型昆剧院呱呱坠地,郭莉莉形容,这是真正的转折:“以前是一潭死水,是这个剧院的人就永远在这个剧院。那么现在呢,人才是活的,那就是有好的人才我就可以引进。他们是用几年的时间,通过廉价的小剧场的演出来培养观众,尤其是培养青年观众,一旦时机成熟,就推出了一出又一出的大戏。”
曾经只有在国外演出才能感受到热烈气氛的昆曲演员,越来越惊喜地发现,改革开放在使老百姓钱包鼓起来的同时,也使昆曲的受众不断扩大,现在普通老百姓也能欣赏昆曲的雅与美了。
到了这两年,你会在南京地铁里,看到杜丽娘的翩翩身影;在熙南里饮食文化街,因为经典折子戏放冷了一桌美食;省昆的官微、环球昆曲在线直播粉丝无数,大戏现场演出时加座仍然一票难求。
在兰苑剧场,这是一份写了40年的文化答卷,激荡人心。而昆曲的兴盛是改革开放40年里,文化兴盛的一个缩影,兰苑剧场渐渐成了南京这座城市的一处文化地标,背后站着无数年轻拥趸正见证着这一切。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倩 编辑/秦玉婷